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成就企业梦想,创新才有希望
——一位企业家的感悟期盼实录
2019-02-22 10:40: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背景】从一名中学化学老师,到一家民营企业老总,林栋梁用他的大胆创业和勇于创新,成功闯荡出一片天地。如今,作为汇鸿(南通)安全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凭借研制生产出的高端劳保手套,率领企业800名员工,创造出每年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的佳绩。

  18日,借着“新春走基层”之机,本报记者与林栋梁展开了深入交流。在林栋梁的交谈中,有不少关于创业创新的体会与感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当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靠模仿走不远,创新永远在路上

  从教师岗位下海打拼,创办企业进入劳保手套生产领域,才知道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生产低端手套的厂家很多,光如东就几十家。低端产品也有市场,但附加值低。机缘巧合,一个远在斯里兰卡的朋友告诉我,当地有一家做劳保手套的企业,是该国创汇最高的企业。这家企业生产的手套,轻薄防滑,戴在手上很舒服,干活的时候也省力,价格也比较高。这个信息引发了我的兴趣。

  斯里兰卡的朋友为我找来了这种“不一样的手套”后,我花了几个月反复研究,得出结论,这款手套有很多优点,但用更高的标准评判,它也有缺点:防滑性不够、透气性较差。要做就做顶级!下定决心后,先是投资50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了第一条生产线。后来又求助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专家团队,提出了创新突破要求。1年多后,“最好的劳保手套”终于出炉。我们为新产品取了个响亮的名字——“T-Touch”,并申请了国际专利。

  不出所料,新产品一面市,就得到欧盟、北美客户的高度认可。从那以后,我们不停地开发全新的系列产品——防滑、防切割、高耐磨、阻燃、防化学等等,市场需要的,我们都有。像阻燃手套,戴上它抓烧红的钢管,手套不会被烧坏,人也感觉不到烫手。现在,生产手套也已不用原纱,全部用耐切割的化学纤维。功能性强,成本也比原纱低。

  创新驱动不是虚话,瞄准科技前沿,我们有了梦想。公司投入700多万元,建了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企业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到销售额的5%。我还在想,借助科技的力量,用更新的材料把化学纤维替代,从手套往服装延伸。眼下我们正在研发一种特殊纱线,像数据手套一样,将来可通过身上的衣服纱线传递相关数据,用手机控制衣服的温度。

  有产能也有订单,但劳动力成了问题

  我们公司年生产手套700万打,目前的订单已排到明年6月,客户上门催货,在宾馆等一个星期都很正常。

  为了扩大产能,去年我们又投资两个多亿,成立了鸿瀚防护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现在,我们有产能、有订单、有技术,工人月薪也高于一般企业,但招工困难,生产一线工人老化,40到50岁的人居多,年轻人不愿意到车间生产线,智能车间也在尝试,但还要有一个过程。

  劳动力欠缺这个问题比较挠头,一时还找不到好的办法。

  安全与环保是底线,盼望贴心服务

  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这本来就应该是企业家的底线,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做扎实。相关部门不断推出对民营企业减税降费的举措,这也很好。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相关部门贴心的服务。

  比如环保,最好统一找一些专家给我们把脉指导,就具体行业,提供废气处理、废水处理最佳方案。企业毕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要做这些,不但牵扯精力,还会走一些弯路。公司5年前花400多万元,买回一套废气处理装置,去年3000多元当废品卖了。这对企业来讲也是损失啊。要是相关部门真的能提供好服务,我们就能睡得着觉了。

  【彩蛋】

  “谢谢你们给我儿子上了一课”

  采访结束中午吃工作餐时,林栋梁喊上了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儿子。其间我们聊到了实体经济的话题。从房地产的火爆到网络经济的勃兴,从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到实体经济“空心化”等等需要注意的现象。我们说,做制造业当然来钱比较慢,但是,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在制造、生产环节做事,都去搞房地产、风投、私募基金等等,这个社会一定会出问题;还聊到当年的张謇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追梦“实业救国”;聊到巴菲特旗下的公司曾经上门想收购汇鸿,被拒绝了,后来听说他们自己也开了一家生产手套的公司,可见这个行业还是被看好;聊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很正常,有风有雨是常态,没有风雨才奇怪,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临别时,林栋梁感谢我们为他儿子也上了一课,说儿子在美国硕士毕业,同学、朋友圈整天聊的都是风投、基金、热钱之类的话题,似乎对实体经济、制造业不是太感兴趣。我们吃饭时聊的那些话题,或许对他刚出校门的儿子会有所触动,“谢谢你们给他也上了一课”。

  记者 曹德军 杨新明

标签:彩蛋;手套;劳保手套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