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局‘走帮服’实实在在,去年帮助我们村里拓宽改造和提档升级了3条路,今年又出资15万元作为村里的配套资金,将我家门前这条路拓宽到五米五,方便了附近6个村的村民来来往往。”如皋市搬经镇龙桥村18组季庆芳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去年,如皋市建工局与经济薄弱村龙桥结对帮扶,挨家挨户走访,得知一些村民无业可就,他们立即组织建筑企业来村里开设建筑工人专场招聘会,面对面对接,把60多名就业无门的村民输送到建筑工地,端上年收入6万多元的饭碗。对困难户,他们一户一策,一对一帮扶。34岁的14组村民施星鑫做木工,是家里的顶梁柱,今年5月突患重病,变成植物人,治疗费花去40多万元,如皋建工局立即送去捐助金,待施星鑫病情稳定,让父亲来照顾,帮他的妻子联系了收入稳定的工作。
龙桥村地处偏僻,与泰兴、海安交界,农民一年只种一熟麦子、一熟水稻,效益低,如皋市建工局送去发展千亩有机农业的实施方案和新技术,牵头成立龙桥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在12个组首批连片流转587亩土地,种出高效益。
既为困难村民输血,还帮村集体增强造血功能。去年,如皋市建工局出资助力龙桥村建成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但承租方由于多种原因放弃了,局里安排翟彩云专门帮助联系承租户,先后找了8家单位,最终一家签约10年,每年为村里带来8万元收入。
经过立体式帮扶,龙口村减少负债150万元,村营收入从2016年的10多万元增加到今年的50万元。
通讯员 刘建华 丁宏波 记者 杨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