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看,这里桩基工程采用劲性复合桩技术施工,7月31日开工,已经打了383根,还有117根,本月31日就完工。与传统灌注桩施工相比,工效提高20%以上,资金节约率达到23%。”25日上午,港闸区江苏京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片半导体切磨封测项目工地上来了100多人,他们认真地听着讲解,全神贯注地观看打桩施工。
讲课人叫刘金波,我国建筑领域专家。参加听讲的是我市9个县(市、区)20家建筑设计院、勘探设计院和水利设计院的100多名总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和勘探公司负责人。
江苏劲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亚光是如东人,他发明的劲性复合桩技术集合了40多项发明专利,成为国家行业标准,近几年来,这项绿色高效的新技术走向全国,累计施工产值近30亿元,节约资金7亿元。但推广这项新技术,遇到不少瓶颈,第一道瓶颈在设计。“让建筑设计师掌握这项新技术,从设计环节打通推广应用的头道关口,迫在眉睫。”刘金波研究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王梦恕、王景全、缪昌文等专家专程赶到施工现场观摩后,称赞劲性复合桩技术为颠覆传统桩基施工的革命,积极向全国推广。
如东人的发明,首先在如东住宅建筑工程和大型水利工程领域应用。中天润园房地产项目建筑26层,20万平方米地基采用劲性复合桩,封顶沉降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节约成本1800万元。刘埠国家一级渔港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渔港建设规划,是省沿海开发重点项目,2015年4月开工的水闸工程需要在沙质土上共打劲性复合桩2246根。市县水利部门大胆突破,在我国水利工程领域首次推广应用劲性复合桩技术施工,只用50天完成全部桩基工程。经静载荷检测试验,接受抽检的8根桩基,600KN极限值承载力的沉降在2.5毫米至10毫米之间,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值4厘米,资金节约率达40%。
“百闻不如一见,把培训课堂开到新技术施工的工地,南通市土木建筑学会地基专业委员会和结构专业委员会组织我们实地观摩,打消了新技术应用的顾虑。”我市建筑设计和水利工程设计师们在听课后表示。 记者 杨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