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8月26日南通迅(记者 曹敏)当意外事故一旦发生,我们能做什么?是被动等待救援,还是主动脱离险境?24日至25日,来自微科国际江海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安全宣传小分队的46位同学,走进南通市学校安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一起学习了双平结、心肺复苏、防踩踏、溺水救援、安全逃生等安全技能,从小培养自救和互救能力。



“防踩踏应该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是要逃离、要躲避、要稳住重心,三不要是不蹲下、不逆行、不窒息。如果有人水中遇险,我们能做的就是投递救生物品,或者呼救,而不是自己跳水救援。”微科国际江海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张豪杰同学还认真地说:“我是服务队的安全宣传志愿者,我不仅要牢牢掌握学到的安全技能,还要把这些知识教给身边的人。”
微科国际江海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的领队老师告诉记者,让孩子安全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举办此次安全技能公益培训,让孩子们懂得在危险到来时不慌张、不害怕,运用了解的安全知识进行自救、互救。这种安全公益课堂,将会在江海红领巾志愿者队伍中常态化开展下去。
据了解,南通市学校安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南通市创建“国家级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领导小组共同打造的,以服务学校安全教育为主要目标任务的专业性综合性基地。基地实操培训区由南通市创建“国家级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的29家成员单位,合力建造而成,是体验式、参与式、竞技式、运动式、案例式等一体化的安全主题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