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
5.1万通籍毕业生,42.7%回通就业创业
市人才服务中心综合采用省、市相关统计数据,开展抽样调查,历时半年形成《2017年南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有42.7%的通籍高校毕业生选择回通就业,整体未就业率仅为2.36%。
去年吸纳逾3万毕业生
半数本科生
去年我市共吸纳高校毕业生30432人,其中研究生1119人,本科生14842人,专科生14470人。其中,94.59%是本省生源,南通本地生源占78.71%;外省生源来通就业最多的为安徽省,占总吸纳人数的1.07%。
2015-2017年,高校毕业生在南通就业的总量为9.24 万人,在全省排第四位。其中研究生3262人,占3.53%;本科毕业生44326人,占48.02%;专科毕业生44760人,占48.45%,“我市对专科毕业生的吸引力在全省位居前列,对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在全省均居于中游。”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唐晓春介绍,吸纳研究生最多的是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这也与我市的产业特色紧密相关。
同样与产业结构相关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去年,制造业仍是我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行业,占吸纳总量的27.5%,建筑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列二、三位。
5.1万通籍毕业生
42.7%回通就业
去年毕业的南通籍学生共51117 人,其中41558 人实现就业创业,8353 人升学或出国,1206 人待就业,未就业率仅为2.36%。
在实现就业的4万多人中,86.58%的人在省内实现就业,而其中有21852人在通就业,“这意味着有42.7%的通籍学子回来了。”据市人才中心毕业生就业科科长吴昊介绍,去年,市政府将“通籍英才归雁计划”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大力推进,人才部门通过邀请通籍学子回来看家乡、去通籍学子集中的高校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和引才政策,吸引大批学子回乡就业创业。
与全省高校毕业生一样,通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分布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大部分的通籍毕业生都在长三角地区工作,但也有超过5000人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一带一路’及西部地区的建设中去。”唐晓春说。
此外,南通地区的11 所大中专院校,去年共有26441名毕业生,也有6848人留通就业,占已就业人数的37.74%。
近两成对现状不满
薪资水平为主因
在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薪资如何、心情如何,工作是否符合期待?对8932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表明,我市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研究生为77.75%、本科毕业生为70.17%,均略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专科毕业生为71.75%,略高于全省70.67%的水平。
“大部分都是受了收入水平影响。”唐晓春介绍说,我市的整体薪酬水平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也低于毕业生的预期,再加上个人发展空间受限,让接近两成的毕业生对现状不太满意,也造成了较高的离职率,“离职率本科生为17.57%,略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研究生为5.37%,专科生为34.54%与全省总体水平基本持平。”
去年我市吸纳高校毕业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82.10%、68.45%和59.62%,创业与专业相关度本科生为54.12%、专科生为39.38%,“无论就业还是创业,专业相关度都和学历高低成正相关。”唐晓春说,很多人是因为所学专业就业困难或者不适合创业,而重新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向,“尤其是创业,兴趣、激情很重要。”
而针对部分高校毕业生“缓就业”甚至不就业的情况,唐晓春也提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现在人才流通很普遍,完全可以进行多种尝试,参加工作、接触社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更有利的方式。”
本报记者 何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