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六十开外上“大学”
2018-07-16 10:42:00  来源:常州新闻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高考前,我也算圆了大学梦。在彻底从工厂退下来的时候,我在社区报名参加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从小在海门农村长大,母亲是农民,父亲是信用社职工。从小学到初中,我学习成绩一路领先,还担任学生干部。但在那个特殊年代,由于外婆的成分是富农,1970年我初中毕业后就再也不能继续上学了。许多成绩没我好的同学,因为出身好,都被推荐上了高中,而我只能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为了不影响我弟弟妹妹们上学,也为了躲避外婆经常被批斗的屈辱,父亲决定搬家,举家从外婆家搬到我奶奶的老家去。

  刚刚初中毕业的我,成为这次搬家的主力军。为争一口气,我带领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开始蚂蚁搬山似的大迁移。当时的大型交通工具就是水泥船,我一路拉纤,背上的纤绳重如千斤。我知道,我拉的不仅是一砖一瓦,更是我们全家的新希望。父亲是搬家总指挥,负责各种协调、拆旧建新,两个弟弟交错着拉纤和撑船,母亲掌舵,两个妹妹则是小小搬运工。往返一次近百里水路,每次来回,我们走得筋疲力尽,到最后,肩膀都肿成馒头,却不曾流过一滴泪。

  终于在奶奶那里安了新家,外婆也随我们一同而来。悦来的族人们给了我们诸多关怀,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血浓于水的亲情,映照出人性的光辉。1979年,我在外公社开河,队里人带信来说,三弟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如皋校区,我高兴得买了一瓶双沟大曲,和开河的人一起,为三弟庆祝。开学那天,我比自己上大学还激动,天不亮就起床,把各种上学物品绑在自行车上,同弟弟向着如皋出发!路上整整一天,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了如皋。看到学校大门,我们忘了一路劳累,在校区里狂奔。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想,这辈子我还能上大学吗?

  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农村经历了种种磨炼后,1985年,我来到了崇明岛上的永隆沙棉纺厂工作,从普通工人干到供销员,从销售科长做到生产厂长,我见证了永隆沙棉纺厂一步步发展壮大。1988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8年由于工厂改制,我离开了永隆沙棉纺厂,来到上海千钧工贸有限公司工作。在上海,我买了一个小阁楼,有了一个立身之地。2000年赶上旧上海城市建设的快车,我家的小阁楼拆迁了,我们在浦东买了一套安置房,从此在上海有了一个真正的家。而此时悦来老家的一排平房,也在弟弟们的努力下翻建成三层小洋房。

  我在上海千钧工贸有限公司工作了21个春秋,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让我赢得了公司董事长和员工的信任,我俨然成为总经理一般,把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些年来,我经常回海门老家,目睹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条条宽阔的道路贯通南北,一座座大桥横跨江河,一栋栋高楼令人目不暇接,而海门已经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回老家的路变得更加便捷。

  如今,我们家族的小辈们个个考上了大学,家家有了轿车,户户住上了商品房,有的还有几套房,而我在六十开外也上了“大学”,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我深深感到,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奋斗不止、学习不停、不懈拼搏,这样才能为人生带来更多的精彩。(陈学新)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