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药粉淀粉徒手搅拌灌入胶囊 出租屋里日产万颗假性药
2018-07-04 10: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7月4日讯 “我希望检察机关能网开一面让我取保候审,我家里还有孩子和老人要养,我再也不干违法的事了。”坐在铁窗里的马某痛苦地捂着脸,深深忏悔道。然而法律无情,近日,如东县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批准逮捕了马某。

  2016年起,空闲在家的马某无意中发现市场上对性药有着大量需求,隐隐从中嗅出了“致富”商机。他频繁前往广州等地参加各类药交会,自学了假性药的配制方法,走上了生产假性药的“致富之路”。马某在洛阳市以孩子上学需要陪读为借口租赁了一个小民居和一个车库,随后购置了封口机、药瓶、说明书和包装盒,网购了药粉西地那非(俗称“伟哥”)和淀粉,在民居里开始了假性药的加工生产。

  搅拌原料的塑料盆未经任何消毒措施被随意地放在地上;药粉西地那非和淀粉任意比例在塑料盆内被徒手揉捻搅拌;待灌装的空胶囊壳散落一地;窗户被报纸和胶带牢牢封住密不透光……假性药便是在这样脏乱差的环境内和没有任何消毒措施保证的情况下被批量制造生产,最后的成品胶囊甚至只经过了抹布的简单擦拭便被包装封瓶流向市场。

  一粒假性药的生产成本往往不到5角钱,而在市场上的售价却高达10多元,正是这中间翻了几十倍的暴利让马某红了眼,罔顾法律法规大肆批量制造假性药,谋取巨额利润。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马某通过生产、销售假性药过上了富裕生活,买房、买车出手阔绰。尝到甜头的马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带领”全家一起“致富”,不仅邀请了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加入生产队伍,还雇佣了六七名工人分工负责搅拌药粉、灌装胶囊、擦拭成品、包装成盒、封口打码、快递运输等,俨然形成了一条专业完整的生产流水线,每天灌装完成的胶囊达数万余颗。

  侦查机关在马某租赁的民居和车库内查获尚未售出的成品假性药“黄金玛卡”“勃龙伟哥”“日本藤素”“奇力片”等36种,共计2.3万余盒,半成品假性药3.1万余瓶,已压制的素片、胶囊、丸剂136万余片。马某生产、销售假性药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重拳出击,在全面、审慎梳理、归纳案情后,批准逮捕了马某。

  记者张亮 讯员季鑫鑫 孔杨玉滢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