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8日南通讯(记者 李志华 曹敏 通讯员 朱蓓毓 王伟玮)6月8日下午,2018中国?启东海工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启东恒大威尼斯酒店举行,论坛旨在为加快推进全市海工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正建等4位特邀专家分别从全球海工产业形式分析和启东军民融合创新思考、智能制造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海工企业打造品牌等方面进行了演讲。
启东靠江靠海靠上海,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海岸线178公里,可利用深水海岸线30公里,中深水长江岸线20公里,码头20座,船坞5座,具备大型船舶修造、停靠和进出港的天然条件。吕四港是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可建5—10万吨级深水泊位60多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启东积极抢抓机遇,探索军民融合产业对接模式,形成了政府搭台、军地互动、民企“唱戏”的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民参军”版图已涉及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医药、核工业、新材料等众多行业领域。”启东市委书记王晓斌介绍,近年来,启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全力支持企业深层次、多领域参与军民融合发展,集聚了中远海工、振华重工、海四达电源、神通阀门等一批军民融合骨干企业,8家企业取得“军工四证”,产品涉及船用设备、电源电池、核电装备等众多门类,2017年,全市军民融合企业产值超200亿元。其中,海工装备产业是启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全力培育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融合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正逐渐成为启东的“产业地标”和“城市名片”。
目前,启东海工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主要集中于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启东经济开发区、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启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工船舶工业园等园区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启东海工装备与军民融合领域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批“大国重器”,另有不少明星产品为国家国防科技工程提供了重大装备和关键部件。
由中远海工建造的“SEVAN650”系列半潜式圆筒型深海钻井平台,创造了钻探深度、甲板载荷、平台稳性等多项世界第一。由振华重工建造的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系亚洲目前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2017年,“天鲲号”被评为中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此外,振华重工还先后成功建造5万吨级中国首艘军民两用重型半潜船“振华33”号、4500吨大型抢险打捞起重船“创力”号……
下阶段,启东将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项目资源,做优做强海工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重点打造海工船舶工业园、启东高新技术开发区、吕四港环抱式港池、启东经济开发区四大集聚区,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海工船舶配套产业、临港重型装备产业及其它军民融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