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8日讯 家住虹桥街道青年社区的杨杰早年下岗,凭借着帮人维修小家电的微薄收入支撑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在清贫的生活中,杨杰保持着一份善良,还成为了社区出名的热心志愿者——
生命匆匆,心存善念必有收获
突降横祸,让他手足无措
炎热的盛夏即将到来,但对56岁的杨杰来说却似乎还在寒冬。一天,原本就身体孱弱的妻子忽然不停地咳嗽,还时不时地伴有呼吸困难,甚至在完全休息时仍感到气短。
去年,怀着忐忑的心情,杨杰夫妻俩互相搀扶着来到了医院,然而医院的诊断结果并不像他们期望的那样。老天似乎要考验这对可怜的夫妻,医生诊断是肺气肿。突然的变故给杨杰的家庭笼罩上了一层阴影,原本就寡言少语的杨杰,在家中更是沉默无言。面对年迈的父亲、病重的妻子,他默默地摆弄着自己的修理箱,生活又跟他开了一次大大的玩笑。
杨杰的父亲今年已经90岁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导致到了晚年的满身病痛,每月的医药费高达500多元,目前已累计花去10余万元治疗费,后续还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我们家里别的没有,瓶瓶罐罐一大堆,人家以为我们开药店的呢。”说这话的时候,杨杰刚修好了一个电风扇,慢慢直起腰来。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花去了他3分钟的时间,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颈椎骨关节炎,让他痛苦不堪。
早年下岗的他,身上背负着父亲和妻子高额的医疗费用,仅靠着修理小家电的一点微薄收入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家,但他依旧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没有丝毫埋怨和牢骚。
心存善念,让他重拾信心
早在1993年,年纪轻轻的杨杰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危机,突然从电视机厂下岗了。当时妻子也没有工作,女儿又刚刚出生。为了嗷嗷待哺的女儿,杨杰甚至吃了好几个月的咸菜,那时的他骨瘦如柴。
为了维持生计,杨杰也试着四处打零工,但是生性老实又不善言辞的他却处处碰壁。杨杰并没有被打倒,他坐在家门口抽了一晚的烟,最后决定还是干回老本行:维修家电。出人意料的是,尽管手艺不错、口碑出众,但他一个月挣的钱却不及同行一半。“周围邻居不收钱,孤寡老人不收钱,他有时甚至还自己掏钱买零配件,这能挣钱吗? ”提起杨杰,周围的邻居总是这样“埋怨”。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杨杰匆匆赶到小区陈老太的家里,打开那只随身携带、早已用得发白的工具包,将工具一一掏了出来:螺丝刀、手电、万用表、电烙铁……由于屋内光线昏暗,加上杨杰的视力并不好,花费了1个多小时才把电视机修好。陈老太掏出钱塞给杨杰,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们家苦点还有我个大男人,老人家一个人只有我们这些邻居帮帮她了。”
播撒爱心,让他更有温度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2007年杨杰加入了虹桥先锋志愿者的队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他经常拖着清瘦的身体为社区的居民服务,忙到深夜腰都直不起来,他的“业务范围”也从修理小家电拓展到清洁社区卫生、慰问老人,似乎做好事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他有一本笔记本,记录着为每户人家维修的情况,也记录了他的点滴爱心。几十年如一日为老人免费维修电器,在常人看来很难坚持的事,他却能坚持到现在,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回馈社会,不言弃,不言苦。
说起生活,杨杰说:“我不追求大富大贵的生活,凭一技之长,为爱人攒够医药费,还能帮邻居们排忧解难,我觉得充实而有意义。我现阶段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修了一辈子的小家电,摸了很多别人家的微波炉,家里却没有一台,我爱人身体不好,医生说需要吃热饭菜。她嫁给我这么多年,人变瘦了,泪水变多了,一台微波炉对她来说是现阶段最好的礼物。”记者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