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南通今年将兴建43个农村水利项目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2-02 09:51:00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袁晓婕 实习生 袁菁)“目前工程进度完成四成,预计今年5月竣工,不耽误6月泡田种水稻。”1月24日,通州区刘桥镇徐园村,在老焦桥泵站建设工地,通州区水利局副局长朱德礼说。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当前正值农村水利建设的黄金季节,今年我市小型农村水利建设总投资5.89亿元,包括43个农村水利相关项目。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个村镇,喜见冬春水利建设正抓紧进行。

  农水项目聚焦节能增收

  “旧的老焦桥泵站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设备老化,经常需要维修,而且灌溉效率低下。”刘桥镇副镇长曹春玉介绍,在通州区2018年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一期工程中,包括老焦桥泵站在内的38座泵站列入建设计划。刘桥镇是通州区的农业大镇,共有农田7万亩,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灌溉条件急需改善。

  通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5371万元,位于刘桥镇北部,包括徐园、极孝、长岸、尹家园、新联、米三桥6个行政村(居),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3.58万亩。除38座泵站外,项目还将新建防渗渠道98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约8500座,建设机耕路42公里、机耕桥2座,目前项目工程已经全面开工。“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改善灌溉条件,还能为农民增收。”曹春玉说,以前每亩田的水费约110元,而新建泵站配备节能型水利设备后,可有效提高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每亩田水费可降至75元,灌溉条件的改善还可增收粮食,同时做好减法和加法,自然就增加了农民收入。

  市水利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各地共完成农村水利项目28个,累计更新改造灌溉泵站273座,新建防渗渠730公里,新增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13.5万亩、旱涝保收田17.8万亩,完成高效节水工程面积5.04万亩。市水利局局长司祝建介绍,我市今年将更新改造小型灌溉泵站268座,新建防渗渠道621公里,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2万亩、旱涝保收田20.22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20.84万亩,并大力发展管道灌溉、喷滴灌、暗渠等高效节水设施。

  用水扮靓农民生活环境

  “农民也要享受水带来的美丽生活”,兴仁镇温桥村党总支书记陈华这样对记者说。温桥村村域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就占了三成。全村共有等级河道10条、小沟30多条。

  该村19组与21组之间有一条小沟,以前,临河的人家总喜欢在河里打个坝头,养鱼、养鸭,垃圾也直接倒在河坡上。在三年河道整治行动中,温桥村的部分河道进行了整治疏浚,建立了河道管护制度,但河坡种植、杂物堆放等现象屡禁不止,水面清洁难以保持。今年,村里启动了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全村河道进行新一轮整治,不仅二级河道——四安横河进行了生态提升,近8000米长的小沟也纳入整治范畴,河坡整修,修建护岸,还增设了两处亲水平台。“河边栽草种树,河中养鱼活水。”陈华说,“让我们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形成动态的水循环系统,农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得以改善。”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我市累计投入26亿元,治理农村河道464条段,拆除坝头坝埂近万座,建桥(涵)7200多座,解决了“有河河不畅,有水水不流”的难题。近年来,我市成功创建“水美乡镇”17个、“水美村庄”134个,总数位居苏中、苏北首位,列全省第二。南通农村河道“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更是成为样板叫响全国,农村河道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以水利服务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市农村水利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35.49亿元,新建、改造泵站1205座,新建防渗渠道3567公里,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灌区管理效率和农业抗旱能力。去年底,在省财政厅和水利厅组织的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绩效考评中,我市所有县(市)区均获得良好以上等级,海安、如皋、通州、如东获优秀等级,优秀个数位于全省第一。司祝建介绍,尽管成绩可喜,但水生态、水文明、水治理等方面的短板依然存在,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待解决,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基层服务体系和工程长效管护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水利工作不但牵动“三农”、牵动城市,且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

  今年是我市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补强水利短板的紧要之年。记者了解到,我市将继续以农村水利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大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改造力度,为农民种粮、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保障;持续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水利支撑。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