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南通未来啥样 市民、专家有话要说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21 09:27:00

  中国江苏网讯 自南通2035城市总体规划“百题”知识竞赛开赛以来,激发了南通市民广泛参与的热情,点击率达10万次。近日,市规划局又推出“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公众意愿调查问卷”,从不同渠道和阶层搜集民众建议和意愿。截至目前,已有上千份调查问卷反馈,就“南通的吸引力在哪”、“需要优先改善方面”、“未来产业格局分布”、“20年后南通啥样”等问题,市民纷纷讲述自己的想法,畅想对自己未来家乡的愿景。

  市民有话要说

  家住市区新海通小区的张先生说,以前觉得“南通2035城市总体规划”离自己很遥远,现在从报纸、广播和手机上,都能了解南通规划修编的相关信息。他感叹道,“‘百题’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是了解南通很好的方式。”

  “南通有着独特的城市文化,新一轮总规修编可千万不要忘记南通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人文和建筑风貌,这可是‘江海绿城’的好基因。”自小在南通长大的小伙刘建在网上提交完调查问卷后说。

  有些热心市民也对南通城市未来规划,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市区某老小区的高先生时常苦恼于遛狗场地不足,他希望小区有公共空间能让爱狗一族遛遛狗。现在,有第二辆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停车位十分紧张,下班回家需要“抢车位”,他认为,老小区的停车位严重缺乏,急需通过空间改造利用,解决停车难问题。

  二胎妈妈张女士则对公交线路的改造非常关心,“从家到单位,公交出行还是不大方便,期待增加公交车专用道,优化完善路线,减少换乘的次数,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适。”

  专家建言献策

  新一轮总规编制工作建立了由核心专家、公众咨询团组成的咨询机制,同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南京大学教授张京祥等5位专家学者作为南通城市总规编制顾问专家。

  “南通应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战略支点城市。”专家们认为,南通的发展阶段需要准确定位,积极吸取学习北京、广州等城市经验,在经验中求进步谋发展。要抓住总规编制改革试点的机会,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对标上海,真正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公众咨询团成员、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陆培玉认为,新一轮总规要通过对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使城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综合交通体系更加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娱乐休闲文化体育等公共空间,让南通人民的获得感、归属感、自豪感更强。

  南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研室系主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负责人于建华认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与沪苏同城化战略,江海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战略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包容性,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商贸物流和休闲观光等产业进行沪通融合,为上海构建“全球城市”提升贡献份额。

  寻找最大公约数

  1895年,“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实践,开启了最早的南通城市总规制订。

  改革开放后,南通城市格局由“一城三镇”逐步向沿江带状城市、再向“一主三副多点”的江海组团城市转变。现版城市总规从2011年实施六年来,规划引领了城市扩量提质,交通巨变也引领了城市格局的提升。

  近几年,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规划以及上海市、江苏省的重要战略规划,都对南通城市规划建设提出新要求。

  在新版规划编制中,市规划局聘请了国内著名城市规划学者为城市总规编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专业指导、技术把关作用,形成引领2035南通城市总规编制的“大智库”。同时,制定《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公众参与工作方案》,改变以往规划编制主要是专家和部门的做法,成立公众参与咨询团,通过规划专家进社区、进商场,开展规划百题知识竞赛和问卷调查等活动,建立“开门规划 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在推进公众全过程参与,我们充分运用各类媒介平台和社会调查工具,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寻找公众利益和城市长远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仇禅慧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