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8日讯 (记者 沈雪梅 王玮丽)昨天,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在京举行,10个科研团队、282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颁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南通大学顾晓松院士和南通籍科学家王曦院士、朱美芳教授、周嘉伟研究员、崔维成教授等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于今年4月报请中央批准共同设立,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该奖项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包括157名院士在内的300多位各学科领域的杰出代表、科技管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应邀担任评审专家。按照“德为先、术要精、能力强、基础厚、贡献大”的评选标准,共评选产生10个奖牌获奖团队、28名奖章获奖人选、254名奖状获奖人选。
顾晓松院士现为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省基础医学优势学科带头人,曾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迄今南通本土培养的第一位院士。30多年来,他带领学术团队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25篇,研究成果被载入国际英文专著与教材68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一、二等成果奖3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中科院院士王曦,我国著名半导体材料学专家,高端集成电路衬底材料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军人物。1983年毕业于南通中学,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端集成电路衬底材料SOI (Silicon-on-insulator) 的开发,创建了我国唯一的SOI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了我国航天电子器件急需SOI产品的“有无”问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朱美芳生于如皋,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复合材料与智能材料,纤维成形理论,功能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生物纤维等。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22项,申请发明专利26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桑麻纺织杰出青年学者奖、上海巾帼创新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
周嘉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发病机理、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以及多巴胺能神经传导的分子细胞基础的研究。他发现星形胶质细胞退变在帕金森病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脑老化和帕金森病相关神经炎症的起源,为解开脑老化这一世纪之谜,进而攻克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创新性理论。
崔维成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由崔维成担任第一副总设计师的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下潜到7062米的海底,创下“中国深度”,而崔维成本人也成为探索海底极限的蛟龙号试航员。2016年3月24日,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我国首艘万米载人深渊器专用科考船“张謇”号在台州温岭下水海试;同年12月,11000米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开始挑战马里亚纳海沟。按照崔维成的计划,到2020年,11000米载人潜水器将完成“地球深渊海沟之最”的终极挑战。2016年6月21日,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把崔维成评为“中国十大科技之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