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如东县岔河镇迎春社区为农服务热线48年不间断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4-05 14:56:00

  中国江苏网讯 “老支书,我家的黄瓜叶子有点蔫,不知什么原因,能不能帮我来看一下?”3月29日上午,如东县岔河镇迎村社区原支部书记洪剑高刚走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电话是4组村民朱永华打来的。放下电话,洪剑高便跨上电动车,直奔朱永华家的菜地。

  “我从1987年开始种蔬菜,这部电话我也打了整整30年。”64岁的朱永华说。春节前夕,他家三亩地大棚黄瓜秧苗要嫁接,一个人每天最多只能嫁接300株苗,便给村里打电话求助。第二天一下子来了6名村干部,中午大家都没有休息,村干部吃快餐,也给朱永华买了一份。“只是一个电话,社区干部就帮我干了一天活儿,没要我掏一分钱,还贴了我一顿饭。”朱永华有些过意不去。

  “春节前后是黄瓜苗嫁接最忙的时候,我们按菜农们打进电话的时间顺序一一排班,确保不耽误每个菜农。”说起这部电话,洪剑高印象特别深。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回到大队工作,便安装了一部手摇电话,大伙儿有什么事就到大队部来打电话,亲友在外打电话回来,村干部就成了义务接线员。

  这部电话成为科技服务热线,是1984年分田到户之后的事,当时镇郊的蔬菜村重新划分,一些原先没有种过蔬菜的村民被划入迎春社区。“能用电话解决的事,就不要菜农上门。这就是当初将这部办公电话改为科技服务热线的初衷。”洪剑高说。30多年过去了,从最初的手摇电话,到拨号电话、小灵通电话,再到如今的手机,服务热线一直没有间断过。“不懂就打84311009,科技服务热线帮你忙。”成了菜农们的口头禅。

  前天上午,正带着村干部们挖排水沟的社区党支部书记朱亚兵接到村民施建亮打来的电话,询问他家的西红柿植株瘦小,需不需要施肥。“现在可以适当增加肥和水,并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追肥要在晴天进行,浇水后要适当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防止病害发生……”朱亚兵在电话里一一叮嘱,“等我这里的排水沟挖好,我就来现场看一下。”“一部服务热线真的帮了我们大忙!”正在一旁为大棚通风的村民施建高说。

  为方便村民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村里设立了一个蔬菜种子和农药经销点,由退职村干部鲍崇高专门负责。平日里,只要村民们一个电话,不论量多量少,他都会及时送货上门。

  通讯员 冯志明 徐建彬

  记者 杨新明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