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江苏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联合起草的《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建设规范》正式发布,雇主家庭、家政从业人员、运营公司多赢的局面即将实现。
目前,江苏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近60万,中介制家政企业仍占全省总数近90%。技能强、口碑好的家政服务人员总是供不应求,其余人员的服务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平均年龄偏大,想找到满意的并不容易。因此,有了员工制家政服务标准,将给消费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员工制、中介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会与家政服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统一安排、监督服务人员为用户提供服务,直接支付或代发服务人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家政服务人员技能水平、信用度。在技能水平上,要求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回炉”培训。在信用问题上,要求企业使用商务部家政业务平台(家政信用查APP)采集家政服务员工的信用记录;家政服务员工应签署《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授权书》。此外,《规范》还对员工制家政企业的营业场所、组织架构、人员要求、经营管理、劳动用工、员工体检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考虑到全省家政服务员90%以上是女性,要求每年对35岁以上女职工进行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
在南京快易洁清洗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宁看来,推行“员工制”意义深远。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类企业可提供稳定、规范的家政服务。因为家政服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有合同约束,而家政服务人员有了保障之后,也会安心工作,也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来说,劳动权益、社保权益、培训权益以及劳动报酬,都有了保障。从家政服务企业角度来看,经营管理更加便捷高效,企业也没有了“找人难”的压力,能够向市场稳定地输出优质服务,培育自己的服务品牌,有助于健康长远发展。
“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家政行业员工制建设规范性标准,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明确要求:适应转型升级要求,着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家政服务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家政服务行业里存在的“找不到”、“不满意”的问题,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副主任苗剑东说。记者 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