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行走在斯霞路上,做“四有好老师”
2021-05-29 12: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邓建秀,担任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两个班英语教学兼班主任、英语备课组长,江苏省妇女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工作,从教二十三载,行走在斯霞路上,用爱心和智慧谱写了师德的赞歌。2015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南京市“斯霞奖”,先后被评为六合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中考学科教学先进个人、区先进班集体负责人,近五年,四次年度考核“优秀”。

学生眼中的好妈妈。14次家访,她将一个辍学的孩子劝回到课堂,考上了四星级高中。转学来的“问题生”,每天让家长和孩子找三个优点,让学生找回自信;把对外联络的事交给他,锻炼他沟通能力;让他为“惧怕”的语文老师点赞,消除学生心中的隔阂,“问题生”经过一学期的教育,变得阳光开朗,成绩优异,以27票当选班长。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理脆弱,她天天“顺道”家访,操起厨具做菜给学生吃,让自己的女儿与孩子建立朋友联系,帮助孩子走出人生的低谷……邓老师办公室的抽屉里总会放着各式各样的零食——棒棒糖、巧克力、饼干、酸奶……邓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好生,只有男生、女生。她被孩子亲切地称为“邓妈妈”。

家长眼中的好老师。每天邓老师要批阅班级48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手册》,记录孩子作业完成时间,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保证孩子充足睡眠。《自主学习效率手册》还有“自我评价”、“家长反馈”、“老师寄语”等栏目每天为每个孩子写一条简单的寄语,温暖了孩子和家长的心。

“新学期,期待新突破,走出舒适区。”“这学期笑容多了些,继续保持。”“如果有事,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更重要。”每天为每个孩子写一条简单的寄语,温暖了孩子和家长的心。48本手册,每天1000多字的对话,一学期4800次左右的家校沟通,10万多字的交流文字,邓老师用笔勾画出最有温度的教育。

徒弟眼中的“好师傅”。

“我师傅要求是比较高的,她常说‘要么不展示,展示就要让别人看到你最精彩的瞬间’。”徒弟常凯丽说。才工作,新教师缺少经验,上课有些怯弱。邓老师就说,“你先听我的课,然后再去上。”常凯丽整整听了邓老师一个月的课。

邓建秀首创英语绘本教学法,让讨厌英语的孩子,爱上英语学习,设计了“奖励卡”,只要完成任务,可以免写作业,吃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帮学生实现一个小心愿,甚至让老师请吃饭和校长合影。2021年1月,全区统测,邓老师所带的班级英语均分81.7,超过民办学校英语班级均分。从教23年来,每学期50多节听课,培养了3名区学科带头人,5名区青优,7名区教坛新秀。

同事眼中的“好同志”。在学校,邓老师还有着“救火队员”的称号。初三英语教师生病,她一人带初三三个班英语。白天,除了上课,就是改作业,一周下来嗓子哑了。中考成绩下来,她所带3个班146名学生的英语均分居全区公办校第一。家长带着鲜花,到校感谢邓老师。

邓老师总是谦虚地说,“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不然,良心上过不去。”在工作中,邓老师始终以高度的责在任感,努力把学生教好,对得住家长的信任,常常早早地带学生早读,放学后留下来辅导学生,默默地奉献。“我不图什么,我只是觉得家长能把孩子送来,就是信任我们,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又希望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呢?”。她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深深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

标签:
责编:崔欣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