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们调整作案对象了!
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 中小学生实施诈骗案件
以中小学生为诈骗对象,以免费领取手机为诱饵,以冒充警察为恐吓手段,迫使受害人充值、转账。5月28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实施诈骗的案件,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张某及陈某。
今年2月6日,市民赵女士带着儿子佳佳(化名)向警方报案,称儿子遇到了“假警察”,被骗5万元。据了解,当天下午小学生佳佳玩着妈妈的手机,刷到一则令他心动的动态消息:发送私信即可领取一部新款高端手机,外加1888元红包福利。佳佳很想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便毫不犹豫加了对方联系方式,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操作。然而,手机屏幕里却跳出一个提醒界面:您已涉嫌违法犯罪,请立即配合警察处理!这时,一名穿着“警服”且自称警察的人要求和佳佳视频通话,称佳佳泄露他人隐私,涉嫌违法犯罪,要求佳佳立刻配合其调查,否则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把佳佳的父母刑事拘留6个月,并处罚款20万元!此时的佳佳十分害怕,也不敢告诉父母,在“假警察”的指示下,佳佳进入聊天群、接通语音通话、分享屏幕、关注某公众账号,再一步步打开支付软件,按对方的要求购买5万元储值型购物卡。
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线索,民警循线追踪,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张某及陈某,随后警方果断出击,于2月25日将嫌疑人陈某、张某抓获归案。经审讯,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他们在作案时分工协作,陈某负责在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充当客服、设计手机程序,引诱受害人上钩;张某则假扮“警察”,恐吓受害人进行支付操作。为了逃避警方追查,两名嫌疑人便想出了让受害人在公众号上充值的办法,实际上是让受害人给其购买储值型购物卡。
据两名嫌疑人交代,之所以以中小学生为作案对象,是抓住中小学生希望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心理,看到免费领手机的信息而上当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
1.儿童对骗局的辨别能力不高,容易成为骗子下手的目标,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提高孩子的反诈意识和防诈能力,教育孩子不与陌生人交往,特别是不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不点击不明来历的链接或二维码;
2.孩子使用手机时,最好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作为家长,平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支付账户信息,不要将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告诉孩子;
3.家长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不要存放大金额钱款,建议绑定提示信息,时刻关注资金动态,避免孩子随意使用支付功能;
4.如果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并拨打96110反诈中心电话紧急止付,公安机关会尽力将受害人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