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4日南京讯 (记者华诚)许多患者慕名找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汤琪云医生,是冲着“神镜天使”而来,小小内镜在她手里收放自如,出神出化,30多年诊治的病患超过10万例。其实2014年,她从英国皇家自由医院伦敦大学医学院胃肠中心访问归来,就把目光聚焦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上,那里的特色诊疗技术在国际上起步早,其卓越中心的Martyn Caplin教授就是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创始人。归国后的汤琪云全身心专注这片处女地,数年如一日,推动着国内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规范化诊治。
做医学的布道者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放在两年前,大咖级医生未必能顺溜念出这个名词。江苏省人民医院汤琪云教授十分有心,每次授课开始先设一个问题,“知道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吗?”
“知——道!”
“他就死于胰岛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
台下一片“噢”声。
“这其实已不是罕见病,近10年来,国内每年发病人数在9.5万人,一来因为肿瘤体积小、定位广泛、检测技术复杂,二来患者零散分布在不同专科,医务人员往往从自身专科出发,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地去诊治,导致误诊和漏诊。这种肿瘤的治疗需要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外科、内分泌科、病理科、影像医学科、核医学科等学科通力合作,规范治疗流程。”
汤琪云从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学成归来,就成了虔诚的医学布道者,不厌其烦,研讨会上讲,大小论坛上讲,听讲的不仅有康复中的肿瘤患者,也有相关科室的医生。
现如今,再说“神经内分泌肿瘤”,国内医学界大咖条件反射式的提到汤琪云和她领衔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的团队。
做领衔的实践者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2018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正式挂牌,这是华东地区第一个专病中心。同年,汤琪云带领团队翻译并出版了Martyn Caplin教授的《胃肠胰和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手册》,这是国内第一本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的工具书,在患者群体和医护群体中产生广泛而正面的影响。
2018年至2019年,汤琪云先后牵头成立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和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推动省内乃至国内多家医院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水平。
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春蚕。在江苏省内多家大中型医院建立了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的分中心,苏南分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北分中心(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苏中分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淮海分中心(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先后挂牌,搭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网络,促进跨院多学科诊治模式的推广。
同时,在多家国家及省市级媒体上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科普,针对患者进行宣教,对相关专科的医护人员做该病种的规范化诊疗的培训。牵头召开国内、国际不同规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会议,为相关专科的医护人员普及神经内分泌肿瘤专病知识。
该中心专门开设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专病门诊,建立了专病病房,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诊疗服务。同时完善多学科会诊制度,为疑难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提供更为规范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做健康的守望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该中心成立2年来,从临床来看,陆续诊治63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新患者, 其中45%的患者来自安徽、浙江、山东、新疆,辽宁,福建等省份。病种除在胃肠道、阑尾、胰腺、肝胆、肺等常部位,还包含纵膈、子宫、椎管、鼻咽、肾上腺等罕见部位,还诊治MEN-1、MEN-2等罕见遗传综合征。
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9家分中心,围绕神经内分泌肿瘤开展多种临床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各大分中心的临床资料数据库,发表5分以上的临床研究论文2篇,以及中华级临床相关论文3篇。在基础研究方面,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其中10分以上的高影响力SCI论文2篇,5分以上的SCI论文6篇。中华级杂志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近10篇。获得国家级及省市级基金项目资助十余项。
2019年5月成立了江苏省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所,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助力。2020年11月成功召开首届全国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峰论坛(南京)暨金陵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论坛,数十位国内外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教授在会上传经送宝。
目前,该中心临床试验项目正处于积极筹备中,2021年开始实施,基础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也将继续深入。“中心预期2021年收治病人数目将超1200人,我们继续扩建分中心,加强与各分中心的临床及科研合作,让全国各地的患者都能到到优质诊治。”
“人类与肿瘤的战斗从未停歇,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也可能是没有尽头的战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和我的团队,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早诊早治,从而让更多因疾病而动荡、恐惧的生命得以平静、幸福。”汤琪云呷了一口水,目光智慧而柔和。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的窗外灯火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