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溧水商南扶贫协作:当下可为 未来可期
2020-09-18 18: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依秦岭而居的商南,不只源丹江而兴。

富水镇油房岭村16组,63岁的马云富起了个大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7月1日,他收到上半年640元的卫生监督员工资,这项收入来源于光伏发电产业收益。养蜂养鸡外,他还在村里的茶叶基地锄草。家中新添置的小冰箱是6月在镇上刚买的。“谁能想到我这腿不好,还过上了享福的日子!”他说过去的两年,仅光伏产业就得到了6100元分红。

改善生活质量的并不止他一家。得益于东西部扶贫协作,117个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和南京市溧水区援建项目,带动商南县4560多户1.55万多名贫困群众增收,为商南县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17年以来,溧商两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的原则,探索推行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模式,在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溧商劳务协作)

目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7338亿元,其中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15554万元、溧水区镇两级财政资金1784万元。

高位推动 凝聚攻坚合力

“扶贫协作,没有标准答案,但这项工作却有明确要求,且永无止境。两地目前已实现镇办结对全覆盖,三次产业全协作,各方力量全动员。”来商南已两年半,挂职任商南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代吉上说。“挂职干部,干好扶贫协作工作,既离不开‘婆家’的关心,也离不开‘娘家’的支持。要做到始终满怀赤诚之心,扎下根,沉下身,穿针引线,搭建平台,主动当好信息员、联络员、战斗员、服务员。”这位常委副县长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正发生在商南县这片土地上。

溧商两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扶贫协作工作,建立了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现整体联动、合力推进。两地党政主要领导率队互访8次,并将扶贫协作工作与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定期沟通、定期研究、定期调度。

坐落于青山镇青山社区的宁溧友谊养老服务中心,于去年10月建成投用,目前入住32名五保老人。宽敞平整的院内,65岁的王富贵喜欢饭后在花坛边闲坐。该中心具备为全镇70多名有意愿来全护理、半护理的孤寡老人集中养老的条件。像这样利用溧水区镇两级额外援助财政资金共建的,还有清油河镇中心幼儿园、县儿童福利院和20个村标准化卫生室等一批民生项目,支持资金总额达1784万元。

(溧水区援建的清油河镇中心幼儿园)

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思路,结对帮扶持续向基层、向民间延伸。两地结对单位先后互访交流120批次1231人次。每个镇每年得到的结对帮扶资金超过了20万元。溧水经济开发区、永阳街办、晶桥镇等实际提供帮扶资金都在50万元以上,为结对镇修建了卫生室、便民桥、通组路等民生工程。

47岁的邬凤琴是过风楼镇太平庄村人,2015年家里突遭横祸,丈夫因癌症撒手人寰,女儿在上大三,儿子在读初中,家里因学致贫。她一时间难以接受这样的重击。在亲友邻居劝说下,她鼓足撑起家庭的勇气,既要在县城某饭店打工,还要照顾年过七旬的婆婆。溧水区洪蓝商会了解到这一情况,自2018年10月开始对她儿子提供资助。今年6月中旬,孩子的卡上收到了第二季度1800元资助金。“感谢社会上好心人,帮助我渡过难关。”她表示。

(溧水区洪蓝街道商会捐助过风楼镇33名贫困学生)

溧水区群团组织、爱心企业、社会团体、成功人士分别在商南县城关街办、金丝峡镇、湘河镇、鹿城中学等地,开展助医助学助困活动30多次,筹集社会帮扶资金298万元,惠及贫困人口900多人。特别是洪蓝商会每年拿出20多万元、南京大众书局每年拿出10万元、柘塘街办每年拿出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让商南的贫困学子解了后顾之忧。

同时,抢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省交易土地流转政策机遇,强化政策宣传,狠抓项目推进,实现土地指标跨省交易553.6亩、交易额达1.1626亿元,弥补了财政资金不足、民生保障资金缺口等难题。目前,正在申报增减挂钩跨省调剂指标项目4个1782.71亩,预计可收益5.35亿元。

重点协作 筑牢脱贫根基

溧商两地深化产业协作,通过企业招引、产业扶持、旅游推介、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助推产业发展,强化项目建设和资金监管,提升带贫益贫效果,筑牢了脱贫攻坚产业根基。

项目要见实效,必须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同样也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建立按项目建设进度和带贫绩效拨付项目资金机制,能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带贫益贫效益。2017至2020年,累计实施苏陕扶贫协作产业项目54个、村集体经济项目24个、人才培训项目4个、劳务协作项目3个、公共服务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争取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15554万元,打造了白茶种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猕猴桃种植、中药材种植、10万头生猪养殖等一批扶贫产业基地,培育了莲鱼共养、水杂果采摘等一批村集体经济项目,先后带动4000多户1.4万多名贫困群众增收。

(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沁园春万亩白茶基地)

针对企业引进、技术引进、产销对接3个重点,制定出台了《溧水企业来商投资优惠政策(试行)》,举办招商推介活动7次,通过牵线搭桥,成功招引满园香茶叶基地、宁商玩具厂、舞之裳服装加工厂等4个企业落地商南。目前,4个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带动200多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群众91人。

企业合作共发展。推动溧水区的南京创捷和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商南县万达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3.6万件汽车制动盘采购协议,签约额达1200万元,商南县生产的汽车制动盘直供南京市,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和产品配送时间,为商南工业产品进入南京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

借助在溧水区举办的梅花节、国际草莓节、咪豆音乐节、金丝峡溧水专场推介会活动及商洛市劳模疗休养基地等,宣传推介旅游资源,推出了溧水市民凭身份证免费游览5A级景区金丝峡优惠政策,吸引了3500多名游客来观光旅游。

农产销售闯新路。推动在溧水区市民中心、宝塔路设立了2家商洛秦岭农产品旗舰店商南馆,在开展农产品展销的同时,拓展融入工业产品推介、旅游推广、招商及劳务服务功能,打造商南县驻溧水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商南之家”。溧商两地工会印发倡议信,引导各单位在职工福利采购时优先选择商南农特产品,实现销售金额400多万元。

在商南县工业园区,陕西众品驿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将包装好的黑木耳装箱打包。溧水区14个预算单位通过“扶贫832”平台采购商南的农副产品,溧水区广大市民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陕西帮帮手、溧水商洛秦岭农特产品线下馆等渠道可直接购买。负责人刘敏介绍,依托溧水两个线下馆,将70多款商南企业及合作社的优质产品推广到溧水、南京及长三角地区,公司在平台上开设两个扶贫专卖店,把商南的香菇、木耳、核桃、粉条等秦岭优质农产品,运用统一公共品牌(金丝十三花)、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效果,在网上统一销售,带动贫困户增收。同时,通过“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形成扶贫产业链,累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5.7万多单。

目前,溧商协作消费扶贫项目已经带动商南县47户156人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刘敏表示公司自建的物流集中统一收购,通过全县30多家农产品企业、70多个电商经纪人,覆盖商南75%的行政村。这一做法得到溧水区来商南县挂职干部王俊的支持:“不止打通农产品下沉‘最后一公里’和上升的‘最初一公里’,下一步,还能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供货,解决消费扶贫产品市场化的问题。”

内培外引 厚植发展动能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溧水区选派16名医生在商南县支医,为商南县引进改良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等先进实用技术16项,管理指导病人1527例、手术401例,举办学术授课35场次,培训医护人员650人次;商南县成功借鉴溧水区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院内感染控制及骨科PPT交班等机制模式,合作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让商南群众在二级医院享受了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帮助商南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溧商双方医疗机构开展远程诊疗)

南京鼓楼医院与商南县医院于去年5月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持续开展“组团式”精准对口帮扶。从协助县医院组织建立消化道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到通过网络视频与南京鼓楼医院消化道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深度合作,建立远程消化道肿瘤多学科诊疗机制,并逐步向其他疾病领域扩展。完成南京鼓楼医院、南京溧水区人民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商南县医院联合远程会诊平台建设。今年5月15日,4院联合对一名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远程视频会诊,标志着该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根据县域医疗需求培养骨干、针对薄弱环节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对口帮扶医疗队队长张鑫说,“目前县医院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无痛分娩及胰腺手术等领域均取得新进展。”

变输血为造血,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6月18日,商南县中医医院妇产科为一名左侧卵巢囊肿的患者成功开展腹腔镜左侧卵巢囊肿剥除及宫内嵌顿节育器取出手术,手术在溧水区中医院妇产科俞传江副主任医师指导下顺利完成,患者韦某术后48小时出院。这是该院首例腹腔镜手术,不仅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而且在保障医疗安全、更好服务辖区百姓上的作用不可小觑。

溧水区共选派49名卫健、农业、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来商南挂职交流,举办学术授课28场次,培训人员430多人次;商南县组织100多名党政干部及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赴溧水区开展交流学习、跟班学习及专题培训活动,组织69名镇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专题示范培训,15名民营企业代表、20名合作社理事长赴南京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促进了理念转变、思路转变、作风转变、效能提升。

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溧商两地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和《职业培训合作协议》,设立了溧商劳务协作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务工人员联络服务中心,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598人,先后开展劳务对接交流9次,举办溧商劳务专场招聘会20多场次,向东部输送贫困劳动力435人,就近就业371人,到其他地区就业5人。以焊工输出为重点,定向培训,精准输出,连续举办4期焊工培训班,培训贫困劳动力94人。建成扶贫社区工厂2家,吸纳140名女工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女工81名。

溧水和商南,这对自1991年就牵手的“好兄弟、好战友、好伙伴”,在携手奔小康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风雨历程,结下了坚如磐石的深情厚谊。展望未来,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让两地协作之花绚丽多彩,两地友谊之树万古长青。(文/田琳 图/冯庭记)

标签:扶贫;溧水;扶贫协作工作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