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0日南京讯 中小微企业能否熬过这轮疫情带来的危机?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一方面迅速出台了金融服务疫情防控“18条”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11条”和农产品稳产保供“12条”等意见,纾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难题提供及时且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员工以每个人、每个团队的“小微”力量,为扶持地方“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添薪续力。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助企融资不等“贷”
“行里召开支持春耕备播工作会议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无锡农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范晓敏。”农行无锡分行的客户经理华栋说。果不其然,快速上涨的物流成本、小幅度抬升的农资价格,让范晓敏焦头烂额。“农资销售最是讲究‘一年之计在于春’。复工初期,范晓敏驾着小车到各个治安卡口接驳送货,他说多年积累的稳定客群和销售渠道可能就会受疫情影响而付之一炬。”华栋说,“范晓敏的公司没有多少固定资产积累,如果想申请贷款,最难就难在落实抵押担保上。”
最终把目光落在了“新农菁英贷”上——在现有政策下可全额减免2万元担保费用。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是找到了,但周围还没有同事尝试做过这项业务。“没办法,我必须得自己摸索着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华栋表示,自己为范晓敏的公司申请的贷款在一周内就完成了从上报审批到最终放款的各项事宜。
有了资金的保障,范晓敏的公司运转很快恢复正常。一千平米的仓库里堆满了农具、农药和种子,周边五六个乡镇的农资经营部上门求购,淘宝网店“垄上行农资”销售也很火爆……
灵活运用系列特色产品,当好复工复产守护者
远望富硒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技术创新机构。公司因为承担了疫情期间保障粮食供应的重要职责,接到了大额订单,急需采购稻谷,一时间资金周转出现了紧张,他发出了求援。
接到电话后,农行江苏省分行六合支分行陈贵斌不敢耽搁,随即带着同事到企业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几天里,陈贵斌和同事24小时“在线复工”,并随时与客户保持“云沟通”,力求多方配合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企业信贷资料审核等工作。
“在做好资料审核的同时,我一方面加紧信贷流程审批,另一方面及时和公司沟通贷款进度,仅用两天时间为远望富硒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陈贵斌说。不仅如此,其后在得知南京市财政局出台了《小微企业和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贴息实施细则》后,陈贵斌又积极帮助远望富硒申请贴息,以降低其融资成本。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之初,农行江苏省分行上下就立即行动了起来,充分利用“抗疫贷”“复工贷”和“周转贷”等系列特色产品,全面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跑赢“接力赛”2天为3.15万户减征退费3.2亿元
经过2天“鏖战”,南通分行人终于顺利跑赢退费业务的“接力赛”,累计为辖内3.15万户企业退费3.2亿元,顺利为所涉企业卸下顾虑,帮助其实现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轻装上阵。
据该行陈淑云介绍,一次性大批量、大金额的退费需求也对银行操作系统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为了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国家助企暖企的金融红利,农行南通分行在接下任务后,紧急召集公司部、运营部、科技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退费战略,成立“落实阶段性减征政策专项行动小组”,将退费渠道、系统核对、减免核算等重点工作逐一化解为任务清单,落实到具体个人,确保各个环节“不掉链子”。
陈淑云主动要求对接财政、社保、医保等相关部门,多次上门采集业务需求、收集办理资料,整个人忙得像旋转不停的陀螺,顾不上吃饭,连睡觉也只能抓紧乘车时间多眯一会儿。她一边查阅相关制度文件、操作手册,一边主动向兄弟行、上级行“取经”,最终决定参考“小额定期贷记批量式退费”的工作经验,与单位逐一签订代理付款协议,根据单位提供清单数据进行代理付款,分类核算,精准退费。
两天内,在10多万笔业务量“见证”下,农行南通分行人通过齐心协力的苦干实干收获了成功的呐喊。(成艳 倪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