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的“国际社区”,你去过几个?
2019-12-27 10:53:00  来源:南报网  
1
听新闻

  本月12日起,南京第二批国际社区试点评估工作在雨花台区花神庙社区拉开序幕。市民政局、商务局等部门陆续对建邺区中城社区、奥体社区,鼓楼区慈悲社社区,雨花台区花神庙社区,秦淮区门东社区,江北新区四周社区等6个国际化建设试点社区进行评估指导。

  

  社区国际志愿者前往居民家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邺区民政局供图

  国际社区,是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籍的人们在南京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或就业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国际社区是社区治理建设的新命题,也是城市治理创新的新挑战。截止目前,南京国际社区试点已有13个,涉及建邺、鼓楼、雨花台、江北新区、玄武、秦淮、江宁、栖霞等8个区。

  

  外籍友人在鼓楼国际社区欢乐过元宵节。鼓楼区民政局供图

  南京为什么要建设国际社区?

  国际社区重点建什么?

  国际社区建设如何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紫君采访了相关方面,

  并深入试点国际社区进行了探访。

  为何打造国际社区?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需要

  南京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随着来宁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外国人居住区也不断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居住在南京的外籍人士超过20000人,其中53.8%是高校的留学生,这部分外籍人士居住较为集中。非留学生群体中企业人才专家占到52%,居住基本上比较分散。其中,建邺区非留学生外籍人士最多,约1000多人。

  2018年市委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十大政策措施,其中第十条就明确指出,营造开放包容的优良环境,打造国际化氛围最佳的城市,建设国际学校和国际社区,全面提升南京社区建设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南京城。南京日报记者 冯芃 摄

  按照南京市国际社区建设规划(2018—2025年):

  2018年,开展国际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在试点社区形成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到2020年底,国际社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区国际化功能和人居环境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国际社区建设示范点;

  到2025年,国际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社区建设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具备国际水准、全国示范引领的现代社区建设体系。

  去年,南京进行了首批国际社区试点建设。玄武区孝陵卫街道银城东苑社区、建邺区双闸街道青奥社区、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栖霞区仙林街道仙鹤社区、江宁区淳化街道大学城社区、江北新区沿江街道水城社区等7个社区顺利完成国际社区建设试点项目。

  今年,南京又在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慈悲社社区、建邺区沙洲街道中城社区、建邺区兴隆街道奥体社区、雨花台区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秦淮区夫子庙街道门东社区、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四周社区等6个社区开展国际社区建设试点。

  

  花朝节上,居民们在歌舞演出中感受着传统文化与国际风采的碰撞。雨花台区民政局供图

  国际社区怎么建?

  完善多项机制,建设融合发展的国际社区交流平台

  南京国际社区建设,是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基础,以国际居民自然聚集为导向,以社区结构开放化、交往空间融合化、公共服务精准化、治理空间多元化和社区环境宜居化为重点内容,着力打造具有南京特色、国际视野、开放包容、幸福美丽的国际社区。具体而言,国际社区建设主要包括:完善优质精准的国际社区服务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国际社区治理机制、建设融合发展的国际社区交流平台等。

  

  外籍志愿者们参加志愿服务,整理共享单车。建邺区民政局供图

  以构建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国际社区治理机制为例,一是创新社区参与机制。以国际化视野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深化社区的开放程度,鼓励支持中外居民广泛参与。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邀请外籍南京新市民担任选举志愿者、观察员等,形成民主参与的良好氛围,实现共同治理。加强外籍南京新市民与本土居民的深层互动,动员中外居民中的骨干志愿者参加平安巡逻、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社区公益等共建活动。

  二是营造社区公共空间。充分利用社区配套用房等公共空间,结合南京元素与社区特色,建设社区运动场馆、休闲绿道、文化交流广场等具备国际化特征和国际社区特色的公共功能空间。通过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满足中外居民在生活、休闲、娱乐、保健、文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外籍友人畅游幕府山。鼓楼区民政局供图

  国际社区什么样?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国际范儿”十足

  建邺区青奥社区是南京首批国际社区建设试点社区之一,在社区服务、文化交流、空间氛围、社区治理及社会评价等方面,是该批试点社区中的“优秀生”。

  12月20日,记者走进青奥社区,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着浓浓的国际范儿:社区配套用房及社区公共设施、内部道路等地规范设置中英文双语标识,连青奥社区公众号、宣传画册、服务折页等也都升级成双语模式。

  据悉,该社区先后引进麦秋外籍人士服务中心、327戏剧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辣时花开生活社等社会组织,与盛捷(SOMERSET)公寓一起,为辖区内的中外居民提供生活安居、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公益慈善、文化体验等服务。

  

  青奥国际社区举行“悦动五洲 悦动青奥”中外人士文化交流主题活动。建邺区民政局供图

  该社区负责人介绍,自青奥国际社区创建以来,共举办33场外籍人士参与的文化活动,外籍人士参与达600余人次。

  青奥社区因其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社区特色服务,获得中外居民赞誉,吸引了大量外籍居民入住。截至2017年12月,入住青奥社区盛捷国际公寓的外籍居民为85人。截至2018年11月,青奥社区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外籍居民已达162人,几乎翻番。

  除了中外文化交流,国际社区还一直致力于公益志愿服务。今年试点国际社区的鼓楼区慈悲社社区,成功达成了社区与外籍友人双向的志愿服务合作,搭建了新型的国际国内双向志愿服务平台,同时也构建了惠及全体居民的国际化社区服务体系。

  

  鼓楼区国际社区的外籍友人在进行志愿服务。鼓楼区民政局供图

  来自非洲的THOKOZANI GLAFA,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的留学生,走进慈悲社,在社区的引导下,参与了“慈心慰老”服务项目,走访空巢独居老人,给老人送去百家粥,与他们谈心交流。THOKOZANI GLAFA说,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她不仅了解了中国独居老人生活现状,也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带进老人家里,“这是一种国际文化的交流,一种跨国情感的融合,一次爱的传递。”

  国际社区建设如何提升?

  鼓励更多外籍人士参与社区治理

  目前,全世界的国际化社区建设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巴黎、纽约、东京、上海等国际化社区管理方式各异。如何更好地建设国际社区,彰显南京特色呢?

  “试点国际社区首先要有理念的转变,才能实现功能的转型。要根据社区资源禀赋和群体需求特点,下足因‘居’制宜的功夫,不搞千人一面。”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处长张国胜说。

  以第二批试点的国际社区为例:

  慈悲社社区重点从“友善舒适的空间氛围、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回应多元的治理需求、沟通中外的交流平台”等五大板块入手打造国际社区;

  

  鼓楼区国际社区第二届国际友邻节。鼓楼区民政局供图

  花神庙社区以满足社区本土居民和外籍友人两方面人群需求为导向,从设计、宣传、发展三方面,全力推进花神庙社区国际化社区建设;

  

  花神庙国际社区环游嘉年华。雨花台区民政局供图

  中城社区邀请外籍居民担任“社区观察员”和“社区议事员”,成立“国际居民志愿服务队”,充分尊重外籍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探索国际化视野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外籍居民参加中城社区“益+”计划评审会,为社区发展献言献策。建邺区民政局供图

  不过,在此次评估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国际社区的试点建设还存在短板,比如,有的社区仍存在较浓的行政管理色彩,如何有机结合外籍人士文化背景参与社区治理,如何更好地解决外语交流问题等。

  评估专家团成员、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义波认为,真正的国际化社区不仅是社区成员具有国际性,社区设施、社区服务管理达到国际水准,更重要的是,社区具有开放的理念、开放的空间、便利与融合的服务等。要做到这一点,任重道远。

  针对国际社区创建中的短板,南京市也在积极探索解决路径。比如,探索国际社工职业规范,加大先进科技在试点社区场景应用,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尝试邀请外籍人士担任社区专员,鼓励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等。

标签:国际社区;社区;鼓楼区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