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对肿瘤可进行精准“核打击” “核弹”射程仅几毫米
2019-08-23 09:23: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顾小萍  
1
听新闻

  南报网讯(记者顾小萍 通讯员章琛)近10年来,核技术在医学临床应用上取得快速发展。记者昨从第十四届国际放射性药物治疗大会得知,核素靶向诊疗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等疾病上的治疗,已成为精准医学的典范。

  昨天的大会现场,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地的40名世界核医学科领域专家齐聚南京,分享最先进的放射性药物和分子治疗技术。

  核素靶向诊疗听起来有些抽象,大会上,有专家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肿瘤比作人体内的坏蛋,核素靶向诊疗就是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去发现和杀死“坏蛋”。进入人体内的药物就相当于无人机,在人体内穿梭,从头到脚来一次“大检查”。如果这个药物携带的是诊断性核素,相当于带着“摄像头”,一遇到病灶,摄像头就会报警,帮助医生探测到病灶的准确位置。眼下患者时常听到的“PET-CT”检查就是核技术在诊断领域的应用。当疾病被确诊后,输入人体的药物可携带治疗性核素,相当于带着“炸弹”,遇到病灶,就放出射线把肿瘤炸死。因此,放射性药物是诊疗一体化的医学手段。

  放射性核素在临床上与放化疗有明显区别,它一般是静脉注射,让药物把核素带到有病灶的地方。南京市第一医院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家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进行68Ga标记生长抑素的全身特异性显像的医院,该院核医学科主任王峰介绍,这种技术优势在于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超过90%,且改变了50%—60%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治策略。目前核素靶向诊疗主要应用于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至于不少人对核辐射的担忧,专家表示“没有必要”,“核素射线在病灶里的射程就几毫米,病人的心肺和大的脏器不会受到影响。”

标签:核素;神经内分泌;肿瘤
责编:陈奂旭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