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和“魂”
2019-07-15 08: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7月15日南京讯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文化为魂”的理念得到了普遍价值认同,大而可以与文化强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相关联,小而可以与旅游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与城镇建设发展等国家重大关切相结合。

  

  一座新城或新的聚落式场所诞生了,它虽然没有历史,但它一定是有文化的;纵然你去搬来一座老屋,移来一棵老树,那也只能称其为有了文化,而不能说你就一下子有了历史或有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了,历史就是一个不急不慢的岁月积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或集镇村落,它不仅有历史,更是有文化的沉淀物存在着,它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做好现代文化建设,又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历史是这片土壤的“根”,文化是它精彩绽放的“魂”,“历史文化”是它高贵富有的身份。在我们江苏,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有许多城市、集镇、村落被戴上了“历史文化”光环,增加了新的身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甚至有的街区、地段也被冠以“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它们在现代经济文化建设中,一直是让那些刚刚诞生不久的“开发区”、“新区”所艳羡而不可企及的。

  7月13日,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七朝古都”南京召开了“根和魂——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63篇,有12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作了“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利用——江苏实践与探索”主旨报告。由报告得知,截止目前,江苏已经有16座城市被冠以“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3座,数量居全国首位;有39座有建制的集镇被冠以“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达31座,数量居全国首位;有18个村落被冠以“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其中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6个;有99处街区被冠以“历史文化街区”称号,其中“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有5处,也居全国之首。另外,还有2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我们如果再加上以南京明孝陵、苏州古典园林、大运河(江苏段)等世界遗产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文物古迹点,称江苏是文化遗产大省、文化强省是没有说过头话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犹如“三兄弟”,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犹如“俩姐妹”,除非出现不可逆的重大自然灾害,它们都应该是长生不老、愈老愈隽永、愈老愈吃香的“历史老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历史的空间中不断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给时代发展带来历久弥新、不可穷尽的张力。仅就“历史文化名城”这位老大而言,只有我们尊重历史老人,科学保护好历史空间与遗存,科学利用好这个空间与遗存为现代社会民生服务,就会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得到弘扬传承,最终实现护“根”铸“魂”之目的。

  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建设给江苏省境内面广量大的、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要对象的城镇历史保护文化不断带来新课题,需要我们严谨思考、理论先行,科学践行。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于2018年5月专门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在全省构建高质量、高水平学术研究平台、学术成果交流平台、汇聚社会才智的平台,聘请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兼修者为专家顾问,形成学术研究主力,带动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面上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这一举措,得到了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普遍认可。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组组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光亚先生所作的《从历史文化研究的层面推动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可持续塑造》主旨演讲,从中华文明和江苏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江苏城乡建设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探讨、从历史文化层面切入推动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特色塑造三个维度,将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引向深入,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宝田同志坚持自觉带领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研究,加深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等重要论述的透彻理解,通过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助推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和“魂”在哪里?束子若曰:

  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在城墙脚下,在壕河水旁;在格栅花窗,在备弄火巷;在坡面屋顶,在马头墙上;在水磨石地面,在金砖青石板上;在斗拱檐口,在彩绘檩梁;在大院中的老井,在街巷的牌坊;在十字街,在骑马楼,还有那水关码头在低声吟唱……

  历史文化名城的“魂”在哪里?在考古出土的玉器里,在青铜器里,在陶瓷器里;在谱牒卷册里,在祠堂家训里,在照壁城墙的砖缝里;在阿公阿婆的古老歌谣里,在爸爸妈妈精心营造的家的味道里,在弟弟妹妹“石头剪刀布”的游戏里;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八音”和谐里,在琴棋书画易经八卦的闲暇优雅里,更在那家国兴盛事、匹夫有担当的字里行间里……

  我们在寻觅,我们在守护,我们在传承;我们有憧憬,我们共携手,我们在努力;我们要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成为充满乡愁的美丽家园,永远根深叶茂,世代魂牵梦绕。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