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渡江第一船”的前世与今生
2019-04-26 14: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束有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已经形成压倒性态势。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九江(一说江西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横渡长江,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南京作为国民政府首都所在地,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雷霆万钧进攻下,于4月23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获得解放。正是在解放南京的渡江战役中,诞生了“渡江第一船”,它的名字叫“京电号”小火轮。

  “京电号”小火轮原名“云泰轮”,是一艘钢质蒸汽机动力船,1925年,由上海人赵章麟在香港从英国人手中购得,当时该船正好在上海“沈宝记”船厂进行大修。(一说是由上海“沈宝记”商号的造船厂制造)船身长23.1米,宽4.25米,吨位49.84吨,排水量41.4吨,主要在长江上进行上海至汉口间的货物拖运。上海沦陷后,小火轮落入日本人手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小火轮被时任国民政府首都电厂厂长兼总工程师的陆法曾收购,更名为“京电号”,功能主要是进行煤炭运输。

  1949年4月21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南京的三浦:江浦、浦镇、浦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5军派出7名侦察员,乘渔民童达兴的小木船过江,通过中共地下党与首都电厂工人取得联系,要求尽快将停泊在中山码头的船只开往浦口码头,迎渡解放大军过江。

  4月23日晚,船老大黄兴发等9名船工以最快速度升火,将“京电号”小火轮开往浦口,以发电厂运煤炭为掩护,悄悄地护送解放军过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35军103师的120名解放军指战员作为渡江解放南京的第一支部队,乘坐“京电号”,从江北的浦口码头出发,冒着南岸随时可能飞来的密集炮火,劈波斩浪,向着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驰去,一次次地在中山码头成功靠岸登陆。

  当晚,“京电号”在长江两岸往来数趟,先后运送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攻占国民政府总统府的解放军三野35军104师312团的绝大部分指战员,都是由“京电号”送过江的。

  驾驶“京电号”的驾驶员即舵手名叫黄兴发,机轮手名叫戴仁邦,司炉工名叫吴诚聚,水手名叫黄纪发、缪金泉,船工名叫钮其郞,时至今日,他们的名字仍然被留在了“京电号”上。

  从4月23日起,南京获得解放,终于回到了人民怀中。

  “京电号”小火轮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也为南京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4月26日,邓小平、陈毅等到达长江北岸浦口码头时,听说了“京电号”的故事,连声夸赞说:“了不得,了不得,头一个到达对岸,渡江第一船嘛!我也要坐这条船过江。”欣然登上“京电号”过江,由中山码头进入南京城。随后赶到的谭启龙、姬鹏飞等军政领导也纷纷乘坐这条船过江。从此,“京电号”小火轮有了“渡江第一船”的美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政府首都电厂更名为南京下关发电厂,“京电号”更名为“京电1号”,但人们仍然只称它为“京电号”小火轮。从此,“京电号”就如同一名脱下军装的老兵,在为新中国的建设继续发热发光,为下关电厂发电拖运煤炭,往返于中山码头和浦口之间。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夏天,长江一带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时,水位猛涨,危及电厂和城区安全,“京电号”奉命往返于南京和马鞍山之间,一趟又一趟地运送草包、黄泥、砖头等抗洪救灾物资,发挥了抗洪救灾重大作用。

  1973年“文革”中,“京电号”离开了它服役近30年的南京城,被调拨支援淮阴发电厂,船号更为“淮轮555”。(一说为“淮轮556”)

  1978年,在为淮阴电厂服役4年多后,为支援苏北地区的水运事业,又被调拨给连云港市灌南县交通局,由其旗下的“灌南鸿远船舶运输有限公司”使用。

  1979年,灌南“鸿远公司”从增加轮船动力出发,把“京电号”的蒸汽机动力改为内燃机动力,用250匹的柴油机来代替煤炭蒸气机发电。谁知更换后的柴油动力反而比原先的煤炭动力还小了,“京电号”已经元气大伤,惜难以回逆。

  1984年,“京电号”又被调整编号为“苏淮605”。

  1986年,灌南县人民政府将“京电号”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此,“京电号”的保护被纳入到《文物保护法》的视野。虽然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但它仍然在发挥着运输船的“可移动”功能。

  1996年, “京电号”又归属于“连云港市连沪航运公司”,编号被改编为“连拖204”。作为船队的“火车头”,“京电号”一次可以牵引12条货船。1997年,“京电号”正式退役,静静地停靠在灌南县新安镇的盐河中。

  在灌南的20多年时间里,“京电号”辗转在华东地区江河湖海众多港口间,运送农副产品、煤炭、建材等,累计为地方创造运输产值达1800多万元,并且一次次圆满完成了洪泽湖抗洪救灾、大运河破冰疏航等艰巨任务。

  1998年,“京电号”被列为连云港市国防教育基地,接受公众的参观瞻仰。

  2003年10月,灌南县对“京电号”的船体、甲板、船舷、天棚等进行了维修保护,成为灌南县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接待了当地13万青少年前往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那么,“京电号”小火轮又是如何从灌南重新回到南京的?南京市又是何时开始了寻找“京电号”小火轮的艰难之旅?又是如何将这近50吨的钢铁船给安置在现在的纪念馆广场上的?

  早在1983年8月,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就开始了对“第一船”的寻找之旅,终于在灌南县找到了这艘富有传奇经历的小火轮。

  1984年4月23日,南京市利用挹江门城楼建立起了渡江胜利纪念馆,邓小平同志题写了馆名。由于场地局限,请回“京电号”小火轮的条件尚不成熟。

  2008年4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政府明确南京市文广新局负责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建设中的文物征集任务,其中将“京电号”小火轮的征集作为重要内容。

  在征集过程中,连云港市连沪航运公司的干部职工对“京电号”小火轮十分有感情,据说之前有人愿意出300万来收购“京电号”,都被他们拒绝了,现在,小火轮的娘家来要,他们仍然舍不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京电号”小火轮在连云港地区已经有了重要地位,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与保护。后经双方大市级层面领导出面协调,灌南方面本着讲政治、顾大局的团结合作精神,积极支持南京市建设好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迎接国庆60周年暨庆祝南京解放60周年,2008年11月,同意将“京电号”小火轮回归南京。

  小火轮在经过临时性抢救维修后,经过有关方面检验认证,终于可以行驶了。

  2009年2月20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灌南县新安镇内河码头,灌南县交通局和连沪航运公司的数百名干部职工以传统的航运文化习俗,为“京电号”火轮作了简朴、热烈而又凝重的送行启航仪式。在连云港海事局巡逻艇的护航下,京电号小火轮拖着已经衰老了的身影,缓缓离开码头,先向北进入灌南城区数百米,表示辞行灌南;然后转舵向南,驰向南京。河岸边,不少老船工禁不住留下了热泪,有些人含着泪向小火轮挥手告别。

  小火轮经过大运河,再进入长江,经过三天的行驶,阔别36年的“京电号”小火轮终于在2009年2月23日安全抵达南京海事局三汉河码头,暂时停泊在那里。

  在南京市城建集团秦淮河公司、江苏新华船厂、南京海事局、南京市公安局、南京下关区公安局等各相关单位的配合支持下,“京电号”开始了它有生以来第一次“出水上岸”行程。

  如何实现将轮船从长江中完全运抵到纪念馆的指定地点进行展出,这又是一大难题。据原南京市文广新局的负责人何亦农回忆,最后还是靠连沪航运公司帮助南京市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连沪航运公司可谓是“好事做到底,帮忙帮到底”。他们充分发挥已有经验与技术特长,用橡皮气垫、卷扬机、枕木、撬棍等工具,经过两天时间的“水陆大战”,硬是将“京电号”火轮完好无损地从江中拖上岸,又翻过江堤,经过临时搭建的、上下错落泥泞的百米运输道,转弯拖至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门前广场上,又在极小的空间内完成180度大掉头,最后准确定位,安全落地撑稳。连沪航运公司的师傅们日夜守护保养着京电号火轮,经过他们大约半个多月的现场维修保护,“京电号”小火轮终于恢复了当年的雄姿与精神。至上,连沪航运公司护送小火轮回家的使命才算完成。

  南京人民与连云港人民,因为“京电号”小火轮而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友谊佳话。

  2009年4月23日,“京电号”小火轮完美亮相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人民就像找到了自己失散几十年的亲人一样高兴。

  2011年11月,“京电号”小火轮又被作为“可移动文物”,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屈指算来,如果从1925年算起,“京电号”到2019年已是94岁高龄了。中国人民得到它的时候,是因为它在上海的“维修”,如此看来,称它为“百岁老人”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作为特殊类型的“可移动文物”,自从2009年回到南京后,它的保存状况真是不容乐观。它由水中之物变成了沙滩卧龙,长期停放在地处长江与秦淮河交界处的纪念馆广场上,一年四季,昼夜裸露,无遮无挡,寒风吹、酸雨淋、严霜欺、烈日烤,已经出现油漆起翘脱落、金属构件锈蚀变薄、木构件开裂腐烂、机舱积水、顶棚糟朽等现象,亟需对它进行抢救性维修保护。

  目前,渡江胜利纪念馆正积极组织力量,在国家、省、市文化文物部门的关心支持和专家们的指导下,正组织力量,精心编制维修保护方案,确保这一珍贵文物得到科学的维修保护。

  我作为全省文物战线上的一员老兵,早在1998年开始主编《江苏文物古迹通览》一书时,就知道有这条“渡江第一船”,当时是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收在书里进行介绍的,我也只能通过照片来一睹它在运输中的形象。时隔20多年后的今天,我又有幸作为专家,参与到对这只船的维修保护中,终于见到了这只船,并且登上了船,对它的健康状况进行彻底检查,不禁感慨无限。

  此时的“京电号”水火轮,已经不能在水里驰骋,而是静静地停放在了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广场上,犹如一个轮船的“标本”,更成了一只“旱船”,昔日的雄风不见丝毫;它的文物身份也已经由“不可移动”转型为“可移动”了,说明它的价值重要,但也容易造成“两不管”。

  望着它那伟硕的身躯,走在它那已经苍老的甲板上,触摸它那已经布满灰尘的船舵船弦,再看看已经渗进水而有霉味溢出的机舱,你难以想象,它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过“巨轮般”的功劳。时过境迁,物是名异,“不可移动”与“可移动”的辩证统一,也在这件文物本体上再次得到了哲学启示。

  早在2006年,我曾著《论文物资源的矛盾性与同一性》一文,论及这类问题,“京电号”就是一个实物读本,需要我们认真地去读懂它、理解它、保护它。

  作为可移动文物,“京电号”的体形、重量等都可堪称是馆藏文物中的“巨无霸”,如果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完全可以拿到第一名,成为世界之最。作为馆藏文物,除了纪念意义,它的材质种类多样,涉及到文物保护的多种学科,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把脉会诊。相信在地方党政部门的重视下,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精心组织下,通过专业维修队伍的精心施工,在4月23日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之际,“京电号”必将以一个健康的历史见证者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可移动的国家一级馆藏文物,“京电号”这艘“渡江第一船”却面临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存在的难题,这让我想到了南京“南朝陵墓石刻”的保护,想到了河北省“沧州石狮子”的保护。裸露在野外的石质文物、铁质文物,都难逃“风化”的厄运。我们既然已经认定“渡江第一船”是国家一级文物,最好的保护与展陈方法应该是在室内进行。作为我国博物馆界目前体量最大、体重最重的“巨无霸”,作为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它完全够资格享受专门属于它的、能够遮风避雨的独立室内空间。我们不能将“渡江第一船”当作一般性的“花船”来供人们在广场上欣赏,更不应该用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手段来简单套用到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上。但愿“渡江第一船”不会成为南京的第二个“南朝陵墓石刻”,更不会成为沧州的第二个“石狮子”!

  江苏省政协的老领导汪启文先生告诉我,上世纪70年代他从部队退伍后,曾在“京电号”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水手,学当驾驶(船长),黄兴发等是他的师傅,吴诚聚当时已经当了电厂车间主任。“京电号”小火轮在下关电厂是用来拖驳船的,驳船到长江对岸运煤,用来火力发电。汪启文又告诉我,“京电号”轮船船身的吃水线以下,都是用红丹漆油漆的,船的下半身全是红色,以防锈防虫。看来,现在将船身吃水线以下都漆成黑色,还是值得推敲的。

  由此我想到,如果我们要让这种特殊文物“活起来”,又何尝不可将其重新置身于长江之中,让其找回“第一船”的灵性与尊严呢?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及其广场紧贴长江岸边,与长江唇齿相连。如果我们将第一船重新回归到长江之中,紧靠江岸边停放,这样既尊重了作为船的本性,有利于对船体的功能展示,又可以让观众的参观线路由纪念馆的室内而顺势延伸至室外的长江岸边,形成纪念馆主体建筑、广场、“渡江第一船”三大参观节点,也不失为是对这一珍贵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和有效展示的理想途径。

  纵观“京电号”小火轮一生,可以用五句话来表达:一、一次大的发动机更换,由煤炭蒸气发电变为柴油机发电;二,两个名称:云泰轮、京电号;三,三种属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革命文物;四,四个编号:京电1号、淮轮555号、苏淮605号、连拖204号;五,前后历经五个地方:英国、上海、南京、淮阴、连云港灌南。

  有诗赞曰:

  风雨苍黄锁大江,

  蛟龙腾踊劈波浪。

  雄师百万添飞翼,

  帆樯林立众划桨。

  何曾思量博第一,

  捣毁黄龙府姓蒋。

  转战江河湖港汊,

  灰飞烟灭身未亡。

  一朝卸甲归去来,

  僵卧沙滩堪忧伤。

  钢筋铁骨惧风噬,

  木窗甲板畏漆亡。

  百岁迎来古稀庆,

  正是人间好春光。

  珍贵文物得呵护,

  扬子江畔旌旗扬!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