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新老两代“158”服务站里话传承 “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2019-03-01 12:49: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在南京火车站有一个以雷锋命名的“158”雷锋服务站,这是上海铁路局南京站专为老弱病残幼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帮助的志愿服务班组。昨天,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来临前夕,记者再次探访“158”雷锋服务站,感受到雷锋精神在几代人之间的传承。

  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服务站时,值班站务员马晶正在接听电话。“一位提前预约的盲人旅客即将抵达车站,我现在要去接他。”挂下电话,马晶和同事一路小跑赶往站台。火车到站后,马晶与列车员进行了交接,随后便提起行李,将两位盲人旅客搀扶至服务站休息。

  “春节过完了,我们是从老家济南回如皋打工的,在南京中转。”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盲人推拿师,由于路途遥远,行动不便,每年也就回家两次。“前两年听说火车站有特殊旅客预约服务,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预约了一次。”王先生说,到了火车站有工作人员搀扶指引,上车了有列车员照顾,到站下车有雷锋站的工作人员接力。如果要打车,工作人员还会帮他叫车,这两年他再也不怕一个人出远门了。

  “158”雷锋服务站里除了工作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志愿者。90后志愿者万里读大学期间就常在服务站实习,毕业工作后,每周都会抽时间来做志愿者。

  昨天,万里在服务站遇见了两位“特殊”旅客。一位是“158”雷锋服务站第一代客运员、全国劳模李慧娟。李慧娟今年已经74岁了,但还时不时回服务站看看,帮帮忙。李慧娟说,雷锋精神就是让大家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我们过去相比,现在什么都更方便了,买票方便,乘车方便,火车站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好。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学好业务,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服务站里另一位“特殊”旅客则是雷锋当年的战友——84岁的赵明才。赵明才曾和雷锋同住一个房间,共同谈理想、谈学习、谈工作。“时代不同,社会在变化,但是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雷锋做好人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哪个时代都需要的。爱岗敬业,立足岗位做贡献,也是永远不会变的。学雷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弘扬我们的美德,有才有德人人爱,这是变不了的。”赵明才说。

  本报记者葛妍 本报实习生闵宪直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