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数十年寻找,六合籍英烈“回家”了
2019-02-22 09:1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通讯员张洪 刘其成 周倩婷 记者李子俊 李楠)历经十年,跨越两个省份,在南京和菏泽两地政府,邮政、公安、档案管理等多部门“爱心接力”下,昨天,72年前牺牲在他乡的南京籍烈士王殿华,英魂终于回归故里,与亲人团聚。

  “英雄埋骨他乡,请转发这封‘寻亲信’,让我们一起帮烈士‘回家’!”日前,一封来自菏泽张和庄烈士陵园的信,在多名市民的朋友圈里“刷屏”了。

  这封信的收件地址是六合县马镇区沟石村,收件人一栏写着“王慰华烈士”。信上写着,“我们是山东菏泽张和庄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该陵园共安葬烈士136位,是1947年菏泽战役牺牲的。其中就包括该烈士。如烈士亲属还在世约80岁,望知晓线索的爱心人士与我们联系。”

  “王慰华烈士在菏考奔袭战中牺牲,这是一场为策应刘邓大军过黄河而进行的战斗。当时他只有20岁。”寄件人张景宪告诉记者,自己所工作的烈士陵园,当时是一个临时战地医院,因为战斗很惨烈,牺牲的人都是就地埋葬,连墓碑都找不到。

  “10年前,我开始帮馆里的烈士寻亲,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地名更改,一些史料照片上的字迹模糊,寻亲工作十分艰难。2013年,我在一个部队军史馆发现了王慰华的籍贯是六合。这几年多方寻找,终于查到具体地址。”张景宪说,于是他寄出了这封信。

  这封寄给“王慰华烈士”的信,于2月20日早上7点半抵达邮政六合区雄州投递部。然而,六合早已改区,并没有马镇区,也没有沟石村。

  邮政工作人员孙祝安找来《六合县志》查阅烈士名单,但没有找到王慰华的名字。他又向六合警方求助,马鞍派出所也在户口信息中查找。他们发现了一个名叫沟石村的地方,但经过逐户排查,一无所获。

  21日,马集社区居民王长春提供线索,称该烈士应该是“王殿华”而非“王慰华”。他说:“我的三爷爷就叫王殿华,1947年入伍,离开家时20岁,没过几个月就牺牲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全家人连他的尸骨在哪里都不知道。”

  孙祝安立即联系张景宪,在翻看原始档案后证明确实是“王殿华”,因历史久远,纸质档案已经模糊不清。经档案管理部门考证,多年前,六合曾经隶属安徽,当时就叫安徽省六合县马镇区,而“沟石村”在1940年左右是老百姓口中的“狗屎庄”。

  烈士终于找到了家!昨天,王殿华唯一在世的八妹,86岁的王殿珍手握“寻亲信”,老泪纵横。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