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江宁“互联网+慈善超市”让捐赠“面对面”》稿件见报后,引起广泛关注。我市目前面临重重困境的传统慈善超市究竟路在何方,记者进行了采访。
15年前首现,曾一度锐减到40家
发源于英美两国的慈善超市,主要业务是接受、处理、销售市民们捐赠的旧物,从而帮助困难人群。同时,超市本身可进行“自我造血”创造利润,实现收捐—救助—盈利—再救助的良性发展。
2003年8月,南京第一家慈善超市在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成立,随后慈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至2009年,全市慈善超市数量达到了120家,实现街道层面全覆盖。
然而,由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宣传不够等诸多原因,我市慈善超市曾一度锐减到40家,还在面向社会开放经营的慈善超市或勉强维持或亏损,发展步履维艰。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市仍有90多家慈善超市。
名曰超市,实际缺市场运作能力
近日,记者走访某区一家慈善超市,四五排商品货架上摆放着卫生纸、大米和油等商品。“这里的东西一般比外面低几毛到一块不等,挺实惠的。”住在附近的赵阿姨说,但最近临近春节却发现超市不进货了。
“现在任务就是售完现有商品,和给街道困难人员发放免费物资。”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尽管全市慈善超市数量不少,但由于缺乏宣传导致知名度、认知度不高,有的居民并不了解当地有慈善超市,还有的则觉得超市位置偏僻,捐赠、领取物品都不方便。此外,因为募集功能较弱,部分慈善超市物品主要依靠民政部门筹集,以及当地爱心企业捐赠,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募集渠道。
“慈善超市”名曰超市,实际上缺乏市场运作能力。一名不愿具名人士透露,目前慈善超市经营者大多是街道民政部门,房租、人员工资都由政府“埋单”,所以很少有经营者把它当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市来经营。因此,现有传统慈善超市更像“中转站”,接受政府的物资后再转发给贫困家庭。
探索全新模式,期待“春天”
为帮助慈善超市走出低谷,更好发挥帮扶困难群体的功能,15年来我市一直在探索慈善超市的全新发展模式。
去年,南京出台《关于加强发展全市慈善超市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现有商业超市基础上,增加慈善超市的属性与功能,实现慈善超市与商业超市的高度融合。同时,提出改革运营模式,对政府主办的慈善超市,全部转向市场,使社会力量成为慈善超市的运营主体。力争到2019年底,全市慈善超市100%民营化。
此外,我市还率先在全国、全省提出了对民营化慈善超市进行改造补贴和运营补贴两项激励措施,出台《南京市慈善超市补贴申报暂行办法》。据了解,改造补贴用于慈善超市的改造维护及器材配置,按建筑面积2万元/10平方米一次性补贴。这吸引社会力量纷纷介入慈善超市的发展和运营,目前全市90多家慈善超市,近70家已走向市场化,民营化率达78%,但仍面临募捐能力较弱、申报不积极、改造不彻底等问题,当前近70家市场化的慈善超市仅有40多家符合补贴标准。
“要实现市场化转身,不仅需要政府出台政策为慈善超市的运转创造良好环境,慈善超市本身也应致力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募集功能。”市民政局福善处副处长余可根表示,扎根社区,提高与居民的互动、交流,也许能让慈善超市变得更有人情味,但慈善超市具体将走向何方,还得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除了走社会化路径,江宁区瞄准广阔的互联网平台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余可根表示,江宁区推出的“互联网+慈善超市”作为实体慈善超市的补充,可以克服地域限制等缺点,目前多家慈善超市已开始尝试打通“线上+线下”模式。
本报记者周爱明 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