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9月大男童不慎吞下4厘米长针 医生巧用纤支镜取出避免开胸
2019-01-09 10:2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记者顾小萍通讯员张艾萱吴叶青)1月7日傍晚,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手术室里传出阵阵欢呼声,“取出来了,终于取出来了!”呼吸科赵德育主任手中的异物钳上夹着一根弯曲的大头针,这是从一名9个半月大男童的气管中取出的,针长约4厘米。

  9个半月的方方(化名)来自苏北。元旦下午5时许,独自坐在床上玩耍的方方发现了妈妈做手工后没有收好的针盒,他抓起一把大头针就放进了嘴里。妈妈发现后赶紧掏出了还未咽下的两枚大头针,但有一枚针在孩子哭闹时呛了下去。

  当地医院的CT报告显示,大头针被呛进了气管,横在左肺主支气管中。医院尝试用支气管镜检查术取出异物,但并未成功。1月3日,方方被送至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

  “采用开胸手术取出异物固然可行,但孩子太小了,开胸造成的创伤非常大,且术后气管不易完全愈合,有可能形成气管狭窄,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呼吸。”心胸外科主任莫绪明表示,综合考虑后,准备借助胸腔镜、纤支镜取异物,将创伤降至最小。他随即联系了呼吸科赵德育主任会诊。

  “我们从没有为这么小的孩子取过这么长的尖锐异物,异物已扎入肺组织,想要毫无损伤取出异物,难度非常大。但最终与莫教授研究后决定,我们还是要试一试。呼吸科先用支气管纤支镜尝试取出异物,心胸外科专家团队在手术室待命,万一出现大出血等紧急情况,可立即施行开胸手术。”赵德育介绍。

  1月7日下午,经过将近2小时努力,大头针被成功取出,患儿无明显创伤,气管组织无明显损伤。目前方方已经脱离呼吸机,很快将转入普通病房。

标签:
责编:潘军艳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