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部分公厕再升级 变身服务“综合体”
2018-10-26 09:28: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记者何钢)10月21日,河滨路公厕里,李国栋正在打电话,手机上连着充电设施。他告诉记者,手机电量告急,没想到公厕里竟提供充电服务,赶紧进来充会儿电。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公厕革命”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如厕场所正在被赋予新的内容,智能化的设施配套,可充电、可阅读、可借伞等新服务,使部分公厕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服务“综合体”。

  河滨路公厕位于浦口区江浦街道,建成已近30年,去年按照精细化的标准进行了全面改造。如今已是一座园林建筑风格的一类标准公厕,外面的回廊供市民沿河休闲,内部不仅设置了置物台、挂钩,还提供充电、上网、擦鞋、借伞、人脸识别取纸、医药箱等近10项服务。“我感觉这不像公厕,倒像一个便民服务站,这种改造非常棒。”李国栋说。

  江宁区胜太东路南侧的秦淮河公园内,一座公厕刚刚开放。记者看到,公厕外观是东晋古风的中式设计,内部也增加了不少服务功能。开水间24小时不间断供水,阅览室里摆放了坐椅和书报,市民除了休憩,落地玻璃窗外面就是秦淮河风光,休闲区还将设置自动售卖机。“环绕的音乐声,智能的空调和通风系统,确保环境优雅、四季如春。”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注意到,这些公厕多为各区主打的精品公厕,大多位于游园绿地旁,环境优美。如尧辰路公厕旁是新改造的山体公园,龙蟠中路、建邺路、长虹路等处的公厕则是沿内外秦淮河风光带而建。

  市城管局设施建设处副处长朱亚楠告诉记者,2017年我市开展“公厕革命”,利用一年时间升级改造了799座城市公厕,全部达到一类、二类标准。公厕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市民最基本的如厕需求,如良好的通风处理、更加光亮的室内环境、独立封闭的厕位、自动感应冲水洁具等。尤其是两年前还很稀有的第三卫生间,如今成了一类公厕的标配。洗手液、厕内扶手、置物台、挂钩等人性化设施,使如厕舒适度明显提升。在达到这个国家标准之外,一些公厕还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服务功能的延伸,如免费上网、提供热水、智能化设施配置等,这种便民化的内容,体现出公厕的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今年我市计划新改建85座城镇公厕,目前已完成51座、在建34座。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