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黄筱琦 记者周爱明 实习生童可然)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契机,中国动漫如何更好“走出去”?10月11日—13日,2018动漫产业“走出去”合作论坛暨中阿动漫合作论坛在我市江宁区举行。与会专家代表热议,中国动漫“走出去”的关键是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中国动漫“走出去”取得良好进展。《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多部中国动画电影在海外公映,中国缅甸合作的《中国动漫》栏目开播,《熊猫和小鼹鼠》《孔小西与哈基姆》等合拍电视动画作品受到欢迎。数据显示,中国动漫游戏企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或企业机构在创意研发、生产制作、发行播出、投融资等方面展开合作。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动漫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中国动漫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拓展国际合作,可谓正逢其时。”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庹祖海表示,中国动漫“走出去”,要注意3个对接:把中国文化精神与国际接受习惯进行对接、把中国产品与国际运营模式进行对接、把中国要素与国际市场需求进行对接。
随着近年来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动漫的制作水准已大幅提高。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姜聪认为,中国动漫“走出去”,技术上的制作水准已没有问题,瓶颈主要在内容制作,即讲故事的能力需要提升。“要以符合受众习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让对象国受众喜爱和接受。”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郑葵则结合台里向东南亚出口的《白头叶猴之嘉猴壮壮》,谈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一般来说,受众国都会对输入动漫提出要求,既要向孩子们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又要能从中学到知识。”郑葵说,根据这一要求,台里选择了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为创作对象,传递了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珍惜生命的理念。讲述的是中国野生动物,传递的是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共同话题。
《中华小子》是中国动漫“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之一。这部由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是我国第一部几乎全部用海外资金拍摄的原创动画片,讲述了少林寺3个俗家少年弟子斩妖除魔的故事。
上海今日动画董事长张天晓表示,《中华小子》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8个字:“中国原创,国际市场”。“这部动画片既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又从全球视角讲述东方文化,展现了东方故事中的哲学理念。”他说,中国动漫“走出去”之前,必须了解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差异,先认识世界,才能走进世界。
此次论坛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区委宣传部、中国动漫集团联合主办。统计显示,江宁区2017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近360亿元,文化产业项目投入50多亿元,各类文化企业总数超5000家,位居全省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