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顾小萍 通讯员柳辉艳 王娟)每年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昨天,在鼓楼医院举行的“预防出生缺陷日”暨精准扶贫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公益项目启动仪式现场,相关人士介绍,去年南京市10个国家监测点医院共监测到缺陷儿715例。今年全国预计出生缺陷总数达98万,其中约40%因未能及时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导致终身残疾。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目前已知出生缺陷有8000—10000种。随着高龄孕妇明显增多,出生缺陷发生率不断上升。市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10个国家监测点医院(包括省妇幼、市妇幼、中大医院、鼓楼医院等)共监测到缺陷儿715例。我市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各类出生缺陷中,先心病始终高居第一位,其次为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2017年我市出生的缺陷儿中,先心病占比高达42.14%。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已有9市实现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将针对发病率较高的先心病出台专门的筛查和救治制度。
“预防出生缺陷,不能让卫计部门单打独斗,全社会都应树立预防意识。”省卫计委副主任李少冬表示,预防出生缺陷主要阵地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以对症治疗为主的三级预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级预防即婚检和孕前检查,不少遗传性疾病通过体检都可以查出,“我省每年有近200万对新婚夫妇,但婚检率目前只有85%。”李少冬表示,省卫生主管部门将加大妇幼保健力度,使出生缺陷预防、干预成为一项基本的、公平可及的服务。但每个家庭和每个准妈妈应成为预防缺陷儿出生的第一责任人,“准妈妈们生活的不规律、营养不平衡,是诱导胎儿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
据悉,今年起,省财政厅将设立5000万元出生缺陷防治省级专项经费,对全省范围内符合生育政策的所有孕产妇产前筛查及其所生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补助。省卫计委基妇处处长刘益兵介绍,目前我省已有9市实现免费的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针对发病率较高的先心病将出台专门的筛查和救治政策。同时还将出台文件规范产筛和产诊的步骤和流程。例如,采血在基层,筛查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一旦发现疑似患儿必须到相关产前机构诊断,并推行免费的干预措施。“目前的重灾区在流动人口,他们对信息了解不多,知晓率不高,导致筛查比例低。另外,一些生过小孩的妈妈,总认为第一胎没问题,第二胎肯定也不会有问题,殊不知,随着年龄增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