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道达尔·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期间,近400名“小青柠”志愿者热情、专业的服务,成为赛场内外一道靓丽风景线,引来众多运动员、观众和国内外网友点赞。近年来,“小青柠”多次参与重大赛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将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传至世界。
“青柠”谐音“青宁”,取青春南京之意。在开幕式场馆内外,“小青柠”们以笔直的站姿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来宾;一进酒店,“小青柠”们用热情的微笑和得体的语言服务来自全世界的宾客;青奥公园场馆内,“小青柠”们仔细地布置赛场,用最充分的准备工作为赛事的顺利开展提供最强大的后勤保障……
在羽毛球世锦赛期间,“小青柠”们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坚守在岗位上,用特别认真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好羽毛球并时常参与志愿服务的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张立柱这次幸运地被选中,成为一名“小青柠”,每天一早自发前往世锦赛场馆,帮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做一些简单工作。不少留学生也加入了“小青柠”的队伍,能够说四五种语言的马来西亚籍华人黄良斌是其中之一。黄良斌是河海大学的一名留学生,能成为一名“小青柠”,他非常激动。“2007年是我第一次看羽毛球世锦赛。现在我竟然可以成为一名羽毛球世锦赛的志愿者,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黄良斌说。
“小青柠”们的青春热情也引来了国外网友的关注。记者了解到,羽毛球世锦赛期间,“发现南京”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三大平台共计发布10条“小青柠”相关帖文,其中包括fb帖文3条、tw推文3条、twitterlive视频2条、ins美图1张以及insstory1条,累计获得超过3万次点赞互动,并有数十条境外粉丝的评论赞扬。
“小青柠”这个名字最早源于2013年亚青赛,热情、专业的志愿者们在亚青赛场内外打响了“小青柠”的名号;2014年,2万名赛会志愿者再次以“小青柠”之名服务青奥会;2017年轮滑世锦赛上,600名“小青柠”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敢于担当……
“小青柠”多次参与重大赛事,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热情参与、真情奉献,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小青柠”已成为赛会志愿者的代名词,在全社会深入普及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激励更多的市民投身志愿服务。
近年来,南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的号召,着力在志愿服务区域、项目、群体、时段、机制、文化等方面创新拓展,率先在全省出台“志愿之城”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基础。
截至7月30日,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281.01万人,2017至2018年度有服务记录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6%,列全省首位。
广大志愿者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志愿之城”建设已经成为我市最有影响、规模最大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文化在南京落地生根,迅速渗透到大量市民心中。未来,共筑新时代“志愿之城”的号角将引领南京志愿服务事业向纵深发展。
本报记者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