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钢)丁家庄二期保障房项目近期进入收尾阶段,13923套住房开始陆续交付。作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丁家庄保障房及周边片区的四大类42个海绵建设项目也将在今年完成,年底迎来省级验收。
记者昨天走进丁家庄二期凤仪东园,整个小区最吸引人的是下凹式雨水花园。花园底部铺设鹅卵石,种植了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中间设置了溢水口。当积水达到溢水口的高度,就会由此流入市政管道。工作人员表示,即便是前段时间连续的“暴力梅”,雨停后花园里的水就基本干了。雨水花园中的土壤是用椰壳等特殊配方调制的,吸水性能很强。记者注意到,居民楼前的地面上有一排格栅,这也是排水设施。
与小区一墙之隔的道路刚刚被命名为瑞福大街,这是栖霞区首条标准化海绵路。快慢车道之间的绿化带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处水泥方孔。人行道和慢车道交界处则设置了雨水截污分流装置,并搭设一条管道接入路外边沟。边沟旁竖着说明牌,介绍这条边沟叫“旱溪跌水”,即在沟内铺设大小不一的景观石,搭配各类水生植物,营造景观意境。雨季可以收集输送雨水,旱季则成为景观。再加上人行道上吸水能力很强的透水砖,让这条路顺利通过了一次次暴雨考验。
丁家庄片区南高北低,最容易积水的地方位于寅春路的铁路涵洞桥与相邻的栖霞大桥下。凤悦北园居民刘军告诉记者,以前下大雨时,这里积水最深可到膝盖,行人车辆只能绕道。不过今年大暴雨过后,短时最大积水也只到马路牙。这种变化得益于旁边正在施工的寅春路海绵湿地公园。
记者从栖霞区住建局了解到,丁家庄海绵城市区域北起华山路,南至太龙路,面积4.3平方公里,2016年5月被列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片区,共确定了四大类42个海绵项目,其中道路11条、河道6条、公园绿地5个、小区公建20个。通过生态护坡、下凹式绿地、透水道路、调蓄池等组合手段,整个片区成了一个巨大的海绵体,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更有弹性。目前,丁家庄海绵城市各类建设项目已进入尾声,年底将迎来省级验收。它的建成,不仅将为我市高强度建设区域的海绵改造提供经验,也为通过“海绵+”模式解决内涝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