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国内首部社工视角见证改革开放成果专题片在宁开机
2018-07-06 13: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7月6日讯 从乘船过江的偏僻农村发展成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科技岛,将农村闲置劳动力发展成风靡江苏的“月嫂品牌”,村书记“尝鲜”集体土地流转发展成了美丽乡村,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后辖区刑案消失了,国内首个社区“公检法司”上门服务探讨居民自治……国内首部以社会工作者视角记录改革开放建设成果的电视系列专题——《奋进与幸福》,今天上午,在南京江心洲洲岛家园社区开机拍摄,开机仪式由江心洲街道与南京社工协会共同举办。南京的社区建设成果受到胡福明先生高度评价,“实践成果是检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南京的社区实践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科技岛 “抢”了头筹

  “专题第一镜放在江心洲也是一个巧合。”《奋进与幸福》摄制组工作人员介绍,“南大的几个留学生用航拍制作了一组视频,画面比较震撼,和老南京印象中的差别比较大。”在原有印象中,南京市民去江心洲要过江乘船的,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而在南京行政地图中,江心洲却在江南江北、江东江西的中心,在诗人李白眼中是“二水中分”、“三山半落”的千年咏叹,在城市规划大师的眼中,这是三种天工中的宝岛,在世界特大型城市唯有的这一块宝地。不仅如此,摄制组在采访中了解到,居民在近6年来人均收入翻了五倍,从拆迁农民到城市居民几乎“无缝衔接”,整个江心洲也发展成了生态科技岛。“这个社区的发展绝对是朵‘奇葩’,社区当家人在发展过程也是故事迭出,非常具有记录意义。”摄制组由此确定了在洲岛家园邻里活动中心服务厅为第一镜。

  “南京社区的实践发展很有高度”

  南京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南京大学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继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新华社发通稿,从此拉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讨论和改革开放的序幕,被史学界认为是“五四”运动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6月30日,《奋进与幸福》摄制组专程采访了胡福明先生。得知摄制组准备从社工视角记录南京改革开放40周年建设成果时,胡老说:“改革开放所取得理论成果,是不平凡的来之不易的成果,大家要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南京社区的实践发展很有高度,取得的成果也非常丰厚,从这个角度来记录和表达,非常有意义。”听说摄制组有个开机仪式放在江心洲,胡老表示很想去江心洲看看,并通过镜头特别表达了对江心洲的祝福。

  社工视角全景记录社区发展

  为筹备本次活动,《奋进与幸福》摄制组结合南京社区建设实际,先后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走访,深入栖霞、高淳、浦口、建邺、溧水、江宁等区的街道社区等进行调研。省社工协会会长晏翠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能回望四十年来的成果,是历史给了我们这样的机遇,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做好这篇文章。在南京一千多家城乡社区里挑出四十家社区,通过全景式叙述,展望4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社会工作者的视点,讲述40个社区故事,反映南京市民在改革开放中的伟大创造和精神风貌,这在国内属于首创。

  据悉,本次全景记录被概括为“五个一”:一是摄制一部四十集电视专题,二是编撰四十家社区村史;三是创作四十首社区之歌;四是策划制作四十个社区标志,五是四十家社区联袂图片实物展览。参会的众多社区领导表示,这就是我们社区文化历史建设最需要的“五个一”,这也是向隆重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会各界献礼的最好礼物。

标签:社工
责编:戚阜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