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省老龄办副主任、省《老年周报》总编辑杨立美、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市老龄办主任赵军为江苏省老年周报社区养老莫愁湖服务驿站揭牌。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拾冠之)6月4日上午,由江苏省《老年周报》、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建邺区民政局、建邺区莫愁湖街道主办的江苏省老年周报社区养老莫愁湖服务驿站揭牌仪式暨首届莫愁湖街道养老服务洽谈会正式举行,现场汇聚了街道所辖13个社区负责人和一批全市最具影响力的养老组织。据悉,该驿站成立后旨在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精准对接老年服务需求,促进社会各界协同关老敬老。
“抱团养老” 应对老龄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当前南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41万人,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严峻挑战,莫愁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剑峰坦言,随着全国人口的老龄化,莫愁湖街道的老年人口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南京建邺区60%以上老年人都居住在莫愁湖片区,居家老人如何在家门口就可实现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失智老人可以住进照料中心得到精心的看护,这一系列问题成了街道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每一个人来说,迟早都面临着“养老问题”,在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扶助下,整合邻里社区关系和调动各种养老资源,通过就近、就便“抱团养老”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将会得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我省第一家以街道办事处搭台的‘社区养老驿站’,将成为社会养老中最集约、最有效的资源利用形式,也有利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媒体推广。”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指出,该驿站的成立彰显了莫愁湖街道在新时代的担当和价值,全体干群身到心到情到,深入到基层解决老年居民的养老难题。
“医养康教” 护航健康养老
为化解老年人生活困扰,“驿站模式”找到了破题之法,江苏省老年周报社区养老莫愁湖服务驿站作为对接需求、引进资源的“融汇点”,将有效组合各种养老主体资源,探索出一条“街道养老”的新路子。据了解,该驿站一方面致力于推动老年服务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建立“医养康教”家门口式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共建、资源共享、服务互通,有效激活社区养老综合体发展力;另一方面关注老年精神生活,对接专业医疗团队疏导老年人心理上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落寞感,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实现健康养老。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养老驿站作为最基层的服务提供者,麻雀虽小但却五脏俱全,考虑到充分利用社区空间,打造成距离百姓最近的服务平台,不论是就餐洗浴、日间照料,还是健康指导、文化娱乐,不出社区就能完成,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管家”。据莫愁湖街道办事处民政办科长王德虎介绍,目前街道所辖13个社区纷纷提供160平至400平不等的社区用房,作为养老服务场所,供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预计今年10月,街道将率先在全区实现辖区社区养老综合体全覆盖。

开场舞跳起,台下欢声笑语,台上歌声飞扬。
引进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养老驿站
那社区养老驿站是如何建设运营的呢?在揭牌仪式上,莫愁湖街道也同时举办全省首届养老服务洽谈会,此次街道引进13家专业养老组织,通过PPT、视频等形式集中展示机构特色,现场推介、对接需求,让专业化的养老机构运营养老驿站,是为了在服务质量和标准方面有更大保障。同时,街道将通过市区街社四级配比等途径,提供资金、场地支持,其中,悦华茶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目前全街道最大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茶亭社区一次性拿出480平的社区用房,引进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结构布局、投资运营和服务管理。此外,江东门社区拟计划拿出800平方的社区用房打造社区养老综合体,在解决实际养老问题的基础上,整合附近资源实现延伸服务。
“在我们社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2800多人,独居、空巢的老人占10%,他们就是居家养老的重点对象。长期以来,社区都是采取公益性活动服务老人,毕竟缺乏真正的专业化技术,心有余力不足!”采访中,北圩路社区书记何思伟告诉记者,通过养老驿站整合资源来加强沟通强化服务,可以更好地为社区老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