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15位“歪果仁”在建邺致敬非遗大师

来源:南京晨报   2018-02-13 08:39:00

非遗大师倪世金、老外以及孩子们共同学习中华非遗作品。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摄

  中国江苏网2月13日讯 5位非遗大师、15位来自全球各地的“歪果仁”弟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创意策划和录制,只为打造出一档致敬金陵非遗传统、传播中华文化之美的全媒体产品。

  2月1-5日、新华日报社全媒体国际传播部、南京晨报南京新闻部、建邺区委宣传部联袂合作,推出“歪果仁金陵拜师学非遗”大型全媒体活动。

  5位非遗大师 讲述中华文化之美

  “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楚留香的一把折扇迷倒众人,金陵折扇有着怎样的故事?“金陵折扇一直坚持的是手工制作,精益求精,比如扇边、扇签都特别光滑,扇签的薄度可以拉到1毫米,靠的就是制扇人累积一辈子的手法。”在金陵折扇代表性传承人倪世金看来,金陵折扇白如玉、光如镜、薄如蝉翼,而南京制扇人的手艺非常高明。在建邺书房,倪世金为“歪果仁”弟子们,以及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三(1)班前来慕名学习的小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文化课。

  一盏传统的荷花灯,直径不过5厘米,由26片花瓣环绕,放在掌上,精致玲珑,粉嫩绚丽。鲜为人知的是,劈篾、染纸、裁剪、扎花瓣、裱糊、做骨架、安装…… 62道工序,秦淮灯彩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和一群洋弟子们一起,完成了从纸到灯的“蝶变”,这一切的手工打磨,让顾业亮仿佛回到孩童时代,不变的是那份对学习的苛求以及对匠心的坚守。

  在家中、工作室、建邺书房里,金陵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方林、金陵刻经省级非遗传承人邓清之、金陵金箔市级非遗传承人葛才金给“歪果仁”弟子通过现场讲解历史故事、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在赏心悦目中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歪果仁”弟子

  都在“晒朋友圈”

  记者了解到,本次参与节目制作的分别来自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录制过程中,15位“歪果仁”弟子们常常脸上挂着笑容,不时用汉语、本国语言以及手语等与非遗大师们交流。短暂的学习过后,不少“歪果仁”弟子发起了朋友圈以及社交工具,他们都想把这么美的中华文化作品推荐给本国的朋友们。

  “我觉得在这些中国老艺人的手工里,我看到了中国文明的美感以及工匠精神。”本次节目的主持人之一、美国美女麦楷姝毕业于美国圣母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和新闻学。她拿到“鲁斯学者”奖学金,目前在南京大学留学。去年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时候,她就开始撰写“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文章,共有7篇,每天推出一篇,向西方人介绍大屠杀期间向中国人伸出援手的国际友人,其中包括拉贝、魏特琳等。

  其中一位老外帅哥名叫布亨利今年28岁,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大学新闻系毕业,目前在南京大学中美中心读研究生,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在美国读本科时,布亨利主修新闻,辅修中文3年,后来又陆续在中国学习了5年中文。学了八年中文的他,经常向中国的媒体投稿,有时会为中国杂志做英文翻译,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和江苏。“这次的活动太精彩了,我还要写一篇文章,想发表在中国或者美国的媒体上。”布亨利意犹未尽地表示。

  教学地“建邺书房”

  摇身变成“中国书房”

  2017年11月,建邺区迎来了全国首家由政府设立的非遗专业学校——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在去年底的建邺区委全会上,建邺区提出“不断深化、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首批南京市“书香城区”创建。而本次大型全媒体活动的教学地——建邺书房,正是处处充满书香。

  一间间装修古朴、雅趣别致的书房,深深吸引着前来授课的非遗大师和“歪果仁”弟子,古风之美渗透到非遗大师的每一个手工作品之中,传递出中华文化的技艺之美,以及跨国度、跨民族的精神文化喜悦和认同。这也让“建邺书房”变身“中国书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之举。

  在迎来创刊80周年之际,同样位于南京建邺区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正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和转型发展。整合新华日报外宣资源和中国江苏网多语种部英文频道,组建了全新的新华日报社全媒体国际传播部,他们将和大家分享地球村人们交往的新方式、共同感受更宽广的国际化视野。

  南京晨报作为南京主流媒体的都市报之一,与正在全力打造的爱南京APP一起,从出世起就致力于“关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南京晨报南京新闻部也以“脚底板出新闻”的新闻理念、“与南京共荣”的服务理念为这座城市做出了一件件新闻传播作品。(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成岗)

标签:

责任编辑: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