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南京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触网”后人均年收入增四成

来源:南京日报   2017-09-14 09:24:00

  南京日报讯(通讯员 刘镜婧  记者 李子俊)昨天,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公布了一项对南京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受访村民“触网”后年收入增长近四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海归”回乡经营农村电商,使其逐渐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近年来,南京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拥有3700多家农业电商,有上百家销售规模超过百万元。本次调查涉及江宁、溧水、高淳、浦口、六合五个涉农区,回收有效问卷68份。调查数据表明,电子商务给农民带来明显的收入增长,从事电商经营前后,受访者个人年均收入从10.6万元增长到了14.8万元,增长率高达39.6%。

  在一些地区,农村电商“扎堆”运营,甚至形成了产业聚集,如高淳区,2013年至2016年新增农产品网店1000多家,微店3000多家。再比如江宁区淳化街道于去年11月成立电商服务中心,将当地特色农产品推上互联网,如今该街道涉及农村电商收发的快递日均可达1000余件。

  “前几年卖蓝莓,主要靠商贩到地头来拿货。自从2016年开通电商蓝莓销售渠道之后,我们的产品走出了南京,去到了江浙沪等更远的地方,也大大提高了销售额。”江宁淳化街道睿汐蓝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芳美告诉记者,他们种植了300多亩蓝莓,2016年尝试“触网”,和一些微店、公众号合作,发起小区团购等,效果非常好。今年网络销售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16年的5%提升到了20%,拉动总体销售量从11万斤达到了20万斤。

  “目前我们的合作社吸纳了周边的社员约50户,入社社员年均增加了超过2万元的收入。此外在蓝莓采摘季,还带动了100多名劳动力就业,年均增收也达到1.5万元。”陈芳美说。

  调查还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回乡经营农村电商,他们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使得农产品的“打开方式”更加洋气,促进了农业电商迈向品牌化、产业化之路。

  “蟹福记”的宋戈,就是其中一例。她曾就读于美国利伯缇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父母在高淳经营企业。作为一名“海归”,她学成之后回到家乡,将高淳固城湖大闸蟹的品牌通过网络打响。

  “2013年,我在网上晒出了自己吃蟹的照片,没想到竟然引来了很多朋友和同学托我购买,一个吃蟹季下来竟然赚了一万多元。那时候我就想,为什么不利用网络,把螃蟹卖到全国各地呢?”宋戈迅速行动起来,组建团队,2014年注册了“蟹福记”品牌,建立起了“移动电商+社群分享+线下门店”的销售模式,如今全国多个城市的2000多名年轻人都成为了她的经销商,年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