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铁军”是怎样炼成的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南京远能电力送变电分公司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25 14:38:00
4月28日,南京市第二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颁奖典礼活动上,韩舒被授予立功竞赛创新先进个人。

  “人人争当努力超越者、个个勇担发展主力军”——这就是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送变电分公司,一支电力铁军,无惧艰苦,敢打硬仗。

  39年来,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送变电分公司始终把电网建设放在企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首位。从南京“金龙计划”、“ 国家城网建设计划” 、“220千伏双环网” 、“城区八个大容量改造” ,再到南京首座110千伏和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工程、220千伏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远送人凭借钢铁般的意志、扎实的技术本领、不懈的创新精神,助力南京电网发展。

  作风硬朗战之必胜

  2016年12月11日,随着UPFC装置并入南京电网,南京220千伏晓庄至铁北双线输送功率精准控制,实现预设调控目标12万千瓦,这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江苏南京220千伏西环网UPFC工程顺利投运。这是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UPFC工程,也是国际上首个使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MMC)技术的UPFC工程。

  由于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该处位于南京新港开发区恒广路,地理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大的施工阻力,协调的部门较多。项目确定后,远送分公司前期筹备人员在各个标段中率先进入工地,充分了解当地情况,筹划项目选址及施工总体布置,制定可行性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以期开局良好。

  铁军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2015年7月15日,恒广路电缆土建于进场施工。10月26日,土建全部完成,其中包含了3座沉井,460米顶管,电缆隧道长3200米,其中顶管段穿越中铁宝桥铁路以及名挖隧道需开挖尧仙大道,架空线跨越二桥高速。同年12月11日,UPFC工程投运,相当于给南京电网装上“红绿灯”,南京城区供电能力因此大大增加。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参事师张纲一行来到UPFC科技示范项目应用现场了解工程建设及启动以来的运行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

  每项工程都是精益求精的凝聚。2015年6月,500千伏龙王山变电站至220千伏南京中电熊猫专用变电站线路开工。3.8公里的线路穿越海拔130余米的龙王山丘陵地区。由于不能破坏植被,山体不能放炮,只能采取静态爆破,也不能开路。远送分公司出动土建组270余人,立塔组160余人,采取2人肩扛手抬120斤左右的砂料、钢材,硬是将施工材料一步一个脚印运上了山。

  因为处于盛夏,避开毒日头,他们清晨5点开工,干到10点休息,16点开工挑灯夜战到21点。400余人有的住在老百姓的平房里,有的就住在帐篷里,日夜蚊虫围绕。以班组为单位自己烧饭,施工现场距菜场7公里,每顿一菜一汤,基本就是大杂烩。远送人克服施工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发扬精、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步步为营、攻坚克难,将工程完成时间精确到小时甚至每分钟,终于在要求时间内完成了建设任务。据统计,自远送成立以来,远送人共建成220千伏及以下送电线路5800公里、变电站120座。

  科学管控 纪律严明

  “过程管控是安全工作的核心,管理人员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把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本质安全。”国网公司机械化施工示范工程——110千伏东京变电站送电工程项目经理李杰说。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是一项创新性的系统工作,是一种全新的工程建设模式,要求工程设计、施工装备、技术工艺、工程管理等专业协同配合。在施工现场,笔者看到,随着旋挖钻机灌注桩基础成孔到钢筋笼进孔再到混凝土灌注,1台旋挖钻机仅用90分钟便顺利完成了一处塔基的浇制。

  “基于机械化的施工特点,我们创新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责任签字背书活动,进场前实施安全教育,入场后进行作业交底、过程巡视、专项监督、结果考核,力争做到现场安全措施配置齐全,布设科学合理,文明施工井然有序。”李杰表示,“我们还将通过东京站线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实践,及时总结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以点带面,推行‘标准化设计、机械化施工’建设模式,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有力推动南京地区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更上新台阶。”

  加强标准化建设,是现代企业集约、高效发展的基本规律。南京远能送变电分公司将标准化发展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体系,形成了“领导小组统筹,牵头部门负责,业务部门配合,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扎实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工作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施工工艺的高标准、严要求,同样体现在220千伏滨南变电站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安装现场。GIS是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全部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拥有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检修周期长、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等诸多优点,但安装难度也大大提高了。

  GIS的一般安装要求是安装环境要达到无尘、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设备生产厂家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安装环境中粒径0.5微米以上的尘埃不多于35000个/L,环境温度要控制在20℃±8℃,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得大于70%。

  如何提高室外GIS安装环境洁净度?远送分公司成立工作小组反复调查测算,最终研制出可移动式防尘组装操作车间。这种车间以不锈钢为骨架、透明阳光板为覆盖材料,底部设有万向轮和轨道可随安装进程移动,在入口处还设置了更衣间、风淋间,在更换完洁净工作服后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身除尘户方可进入。

  致力创新 推动生产

  在南京远送分公司,“人人努力、日日创新”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大到施工方案的制定,小到专用工器具的研制,建设者们都积极进行科技创新。

  其中的领军人物、80后的项目经理孙忠超将二维码识别与“互联网+”技术引入电网建设中,建立系统化、动态化的二维码标准工艺库。“只要用手机扫描二次电气设备屏柜上的二维码,施工人员即可查询施工示意图、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电气设备的各种指标数据,文件还可保存至手机,方便随时随地查阅。”在220千伏玉带变电站,孙忠超指着设备屏柜上的二维码介绍道,“现在对变电站的安装及维修、检修,有任何疑问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获得相关资料,再也不用抱着厚厚的卷宗查阅了。”

  近年来,南京远能送变电分公司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

  220千伏秦滨线路工程是江苏省电力公司2016年迎峰度夏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南京220千伏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科技示范工程的延伸部分。原本500米电缆穿越秦淮河段工程设计为盾构井施工,工程时间为12个月。然而因为用电需求紧迫,500米电缆穿越秦淮河段工程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公司借助群众性创新项目和QC活动平台,展开科技攻关和新技术应用,最终应用刚拉管电缆铺设施工方法解决了该问题。

  该施工方法是将三盘电缆架在同一位置上,分别用电缆输送机送至钢拉管口,将三条电缆合并在一起,安装上带滑轮的包箍,且每隔5米一档,确保电缆在牵引过程中不与钢管磨擦,再用穿龙葫芦从钢管中穿过接上三合一钢性电缆牵引头,最后将三条电缆同时从钢拉管中拉出,完成电缆铺设作业。此次施工仅500米电缆穿越秦准河段工程,较盾构井施工不仅费用省下了150万元,工期也提前了11个月。

  以远送分公司调试工程部主任韩舒名字命名的“韩舒创新工作室”,已有“用于更换刀闸的人字抱杆”、“用于更换刀闸的单根抱杆”两项成果通过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月28日,南京市第二届“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颁奖典礼活动上,韩舒被授予立功竞赛创新先进个人。

标签:南京;作风;分公司;电缆;施工;变电站;必胜;机械化;管控;gis

责任编辑: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