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浦口非遗丰富多彩 “家乡味”更浓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19 08:37:00

  中国江苏网5月19日讯 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是国家级江北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浦口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代”,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多样而又独特的地方文化,古来即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有着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食也具特色,“家乡味”更浓。

  通讯员 袁铭 苏蕾蕾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卢斌

  非遗项目涵盖 10大门类23种类

  自2006年以来的普查表明,浦口区的非遗项目以民间文学为多,分布在全区各个街道。由于浦口区地处长江北岸,和古都金陵隔江相望,又因浦口从古至今先后隶属于多地区,故而受南京文化辐射的同时也受周边地区文化尤其是邻省安徽文化的影响,因此,非遗项目既有地域性、独特性,也有和周边文化的共融性、互通性,丰富而多彩。

  在非遗资源总类、数量状况上,浦口区非遗的项目大致涵盖10大门类23个种类,共登记在册231项。其中民间文学197项,传统音乐1大项,传统舞蹈11项,传统美术2项,传统技艺4大项,人生礼俗7大项,岁时节令1大项,民间信仰3大项,民间知识1大项,传统医药4项。

  在资源分布状况上,非遗项目以民间文学为主,传统舞蹈次之,其他项目较少。这些项目不均衡地在全区都有分布。以项目多少排列次序为: 江浦街道73项、星甸街道42项、桥林街道54项、泰山街道19项、汤泉街道13项、永宁镇11项、沿江街道9项、盘城街道8项、顶山街道2 项。

  传统舞蹈弥足珍贵

  浦口非遗中的传统舞蹈,如手狮舞、霸王鞭、泥土芬芳采茶舞、花船舞、双喜灯等,有的奔放热烈,有的欢乐喜庆。这些民间艺术和民俗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精神、情感信息,弥足珍贵。

  中国狮舞,又称“舞狮子”,向来分为“南狮”“北狮”两大流派,二者均是由表演者覆在狮衣中进行表演。江浦手狮却别出心裁,将狮子舞于手中,既能独舞,也能群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制作工艺上,每只手狮长约1.5米、重约2.5公斤。先用竹片扎制骨架,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竹棒,即为舞狮者手柄。单人舞于手中,可独舞,也可群嬉,以多取胜。

  在表演形式上,音乐以锣、鼓、镲、钹等打击乐为主; 表演服装,在太平天国以后以太平军的服饰为主,统一着装,头戴黄巾(亦可白巾),俨然一太平军战士。

  在江浦手狮的发源地永宁街道侯冲村,每逢春节,手狮表演者由村中最有名望的长者(即狮子头)召集在朱家大祠堂集中,先行烧香拜烛礼,祈祷结束后,众舞者在狮子头的带领下,列队有形,手握手狮,整装待发。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开道,手狮舞即将进村挨家挨户地进行表演了。

  除此之外,霸王鞭是流传于浦口盘城地区2000多年的民间舞蹈。说起霸王鞭,不得不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楚汉战争。传说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垓下,带领身边28位将士,途经盘城、泰山、江浦街道,至乌江时“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这一路留下众多的传说和遗迹,在盘城附近就有卸甲甸、瓢舀井、龙生虎养楚霸王等历史典故,每一个典故或故事都包含了浦口百姓对昔日这位大英雄的敬仰和纪念。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根据项羽的传说创编了霸王鞭民间舞蹈。

  还有,泥土芬芳采茶舞,走得再远,也难以忘记家乡的采茶舞,每到过年,采茶舞戏班子以及跟在戏班子后面赶场子的人们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十里八乡,走村串户,所到之处,锣鼓喧天,群情沸腾。采茶舞在汤泉非常深入人心,十之八九都能来几下。

  花船舞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每逢新春佳节,浦口区各村花船便开始表演,至正月十五,锣鼓声、民间小调声不绝于耳。

  汤泉地区的民间舞蹈双喜灯,又名照轿、串花烛等,为汤泉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

  民间文学故事 或长或短各具特色

  浦口非遗中的民间文学,故事或长或短,但都各具特色。有的故事讲述人物传奇,有的故事演绎地方风物,有的故事讲述人情世故。这些故事,蕴涵很丰富,有褒扬、有鞭挞、有提醒、有警示、有幽默、有讽刺、有爱憎、有哲理,引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给人智慧,给人启迪,给人教化,给人愉悦。

  浦口非遗中的民间歌曲,曲调众多、内容丰富。在这些民歌中,有对劳动的礼赞,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爱情的渴望。其情感炽烈、丰富、细腻,曲调质朴、清丽、悠扬、婉转,令人怦然心动。

  浦口非遗中的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有做工精细、造型美观的石桥门笺;有颜色天成、形象逼真的利霞种子画; 有立体感强、别有韵味的铁皮画; 有色彩丰富、形态优美的葫芦画。此外,还有制作工艺独特的毛笔制作; 有“嫩、香、鲜”特色的星甸清真烤鸭,以及工艺精细、繁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让人浮想联翩,爱不释手的桥林油布伞等等,不一而足。从这些传统美术和传统制作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浦口人的善良、纯朴、勤劳和智慧。

  传统美食各具特色名不虚传

  回民卤菜香半城。星甸穆斯林回民的鹅鸭和五香牛肉卤菜,名闻遐迩,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自明末清初以来,星甸回民逐渐由山东、南京、安徽和县等地迁居而来,形成浦口区最大的回民集聚点。目前星甸地区有伊斯兰教回民130余户,人口近400人,以金、穆、马、王、沙、阿等姓为主,另外还有弥、刘、张等姓氏。这些回民分布于星甸、龙山等地,有名的产品有烤鸭(鹅)、盐水鸭(鹅)、酱鸭(鹅)、五香牛肉、羊肉汤、鸭油烧饼、麻油酥咸烧饼等。尤其以清真烤鸭和五香牛肉在浦口地区享有盛名,且驰誉南京及安徽等周边地区。

  众多名特产品中,闲品桥林豆腐干也很有名。桥林豆腐干,始创于清道光年间,手工制作,色香味美,畅销大江南北。迄今有近300 年的历史,成为桥林的一张名片。正宗的桥林豆腐干,品种分为: 板干、茶干、臭干,形状色泽各异。察其形,有容天地之胸襟——天方地圆; 观其色,有集万象之情怀——淡蓝、酱紫; 食其味,映衬出人生百态之况味——由臭到香、由香到甘甜。仔细品味,我觉得桥林豆腐干的三个品种与人生的三个阶段有相似之处。

  板干又叫大圆干,形似月饼,直径8厘米,厚约1厘米,每块重125克,正面有菊花图案,色泽酱紫油润,入口铿锵,味道芳香,越嚼越有味,没有一口好牙难以咀嚼,恰似刚劲有力、棱角凸显的年轻人。茶干俗称小干,方块形,6厘米见方,韧性好,薄而劲道,口感独特芳香,味道醇厚、耐品。下饭、喝茶皆可,犹如成熟稳健的中年人。若闲暇之时,邀三两好友,就着一盘茶干喝茶聊天话人生,不失为惬意之事。

  臭干细糯而不腻,色淡蓝,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鲜嫩绵甜、入口即化,香味弥久独特,适宜年长者食用,其温厚润泽的口味也像极了慈眉善目的老年人。若家有高堂,上街购得几块盛于碗中,加入少许麻油蒸熟,飘香的热气中蒸腾着浓浓的孝心,显现出家庭的和睦和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