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困难 马上就解决
软件谷是南京软件与互联网产业重镇,企业多、任务重、情况复杂。从大走访工作启动开始,软件谷就将大走访活动与雨花台区委“抓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大走访工作得到了快速、顺利和扎实推进。5月4日上午,记者随软件谷科技人才局副局长邵旻杰一起,走访了中小型软件企业优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优玛软件位于楚翘城6幢,办公场地只有两个房间,不到250平方米。狭小的会议室内,满满当当挤了9个人,邵旻杰不得不坐在角落里,与优玛软件总经理张可彦聊了起来。
“现在办公场地还够用吗?”邵旻杰看了看满屋的人,关心地问。
“马上就不够了,去年你来的时候我们才200来人,现在已经超过400人了。”张可彦说,因为有一部分员工在外面为客户做现场支持,不在公司办公,所以勉强还能挤得下,一旦有项目完结,员工回来上班,立即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你大概还需要多少?马上我帮你问。”邵旻杰发挥“马上就办”的精神。
“办公我倒还不是很急,着急的是培训场地。公司搞一次培训,至少有八九十人,完全没地方。”张可彦说。
“这个问题很多企业提过。”邵旻杰说,“软件谷正在积极协调南京大数据产业基地等第三方闲置会议场地资源,专门为企业开会、培训服务,而且我们会引入专业的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预计七八月份就能解决。”
“邵局长,上次招聘会上招来的两个小伙,已经入职啦!”交谈间,优玛软件公司的人事经理石开文走进来,喜滋滋地冲着邵旻杰说了一句。
“我们前面在招聘网站花两万多块钱办了个‘套餐’,看一个简历就要40块钱,但是折腾了两个多月,也没招到合适的人。”张可彦说,管委会知道后,邀请他们参加4月底举办的一场针对性微型招聘会,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问题。
谈起中小型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的“人才之困”,张可彦深有感触:公司前段时间投入上百万做一个短期项目,产出却不成正比,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人成本过高。“有经验的成熟技术人才非常少,往往高薪也难找到,招来的人,也经常要实训半年到一年才能上手。但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人才,跳槽率却特别高。”张可彦说,类似优玛这样的中小型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年人才流失率高达30%—50%,“软件是人脑加电脑的产业,人才一走,就相当于资产流失。”
邵旻杰说,人力资源问题是软件和互联网企业面对的普遍问题,软件谷有一套“组合拳”服务。除了每年举办高校、社会两次大型招聘会,软件谷每月还会举办一次由10家企业参加的微型招聘会,通过打包购买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猎头服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定向筛选、邀约技术人才前来参加,为企业免费“猎取”合适人才。
邵旻杰说,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南京已出台了《人才安居办法》,对从A至F的六等人才住房进行保障,每月进行货币化补贴。“此外,我们软件谷里建设了人才公寓,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联系。”邵旻杰说,软件谷根据市场的租房费用给予大幅补贴,很受企业欢迎,有的企业一口气租下上百套,另外,软件谷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己租房建人才公寓,并给予企业相应补贴。
临近走访结束,走访人员为企业留下党群结对联系卡。走访表格上的信息记录得满满的,除了企业基本信息、诉求和意见建议、解决措施,还有党建群团情况等。按照问题菜单办理流程,这份表格还将汇总给走访办,交由责任部门具体落实。
软件谷党政办主要负责人介绍,软件谷以大走访为抓手推动企业精准服务,要求做到全企覆盖、全员走访。管委会将谷内企业划分为10个大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专项网格员和专职网格员,每栋楼宇设协管员,每家企业设信息员,最终实现“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化、资源一体化”。大走访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软件谷内企业有1693家,截至目前已走访838家,剩余未走访的企业,将在本月全部走访完毕。通过走访,梳理出问题354项,解决288项,剩下的正在加快解决落实。
本报记者 查金忠 李凯
本报通讯员 惠子 庄雷 林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