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街镇分类考核东山获现代服务业主导型综合奖一等奖

来源:南京日报   2017-02-24 10:03:00
  

图为位于江宁东山街道的万达广场。 本报记者 冯芃摄

  

  南京日报讯 在最新的郊区街镇分类考核表彰名单中,江宁区东山街道荣获现代服务业主导型综合奖一等奖。在此前全市郊区综合实力“二十强镇街”评比中,东山街道曾连续9年登顶,勇夺“南京第一镇街”美誉。 

  荣誉和光环背后,东山街道其实承受着巨大而漫长的阵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街道原有的产业载体陆续拆迁,大量企业外流。面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巨大压力,东山街道如何华丽转型?

  城市化改造,街道“损失”近两成经济总量 

  东山街道属于江宁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更是全区政治、经济核心区。此前5年,东山街道一直处于城市化改造快速推进状态,上坊新城、主城老城区等地累计拆迁量高达300万平方米。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一般制造业企业不适宜留在东山街道,开始陆续外迁,高峰时街道税源企业减少了约50家,地方生产总值、街道财政收入损失了超过总量的15%。 

  税源企业直线减少,新建载体需要大量投入,街道发展阵痛期随之而来。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倪忠生说,街道上下痛定思痛,决心通过转型发展度过阵痛期,转型目光瞄准了现代服务业。在他看来,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东山街道作为城市型街道的必然选择,城市化改造加快则为这一定位带来了全新机遇。 

  近5年来,东山街道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交通路网密集,和主城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常住及流动人口净增加了约15万人,总量达到40万人;江宁经济开发区、江宁高新园对东山辐射进一步增强,街道居住和人文环境飞速提升,成为真正宜居宜业的南京副城之一。

  现代服务业拉动东山“大步快跑” 

  思路清,方向明。在确立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后,东山街道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汽车销售、现代物流等产业。而现代服务业也拉动东山街道区域经济“大步快跑”。 

  走马街道,总部楼宇鳞次栉比,90余家总部型企业扎根东山。在章村社区,3栋商务总部大楼陆续投入使用,数百家企业集聚其中,年税收数百万元;骆村大厦入驻建筑、保险、文化等企业20余家;青龙山总部经济岛11栋楼入驻企业税收超亿元。 

  在汽车销售领域,东山通过规划引领,短时间内集聚40多个汽车品牌,今年还将启动汽车文化小镇建设,并导入社区、旅游、文化功能; 

  此外,街道大力实施东山主城、南站板块、上坊新城、研发园片区“四区联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去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66,贡献了街道税收的一半以上。

  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东山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42亿元、公共财政收入2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4.4%。

  “十三五”全省位次力争前移五位

  随着南站枢纽经济区的崛起,东山街道未来潜力正在悄然显现。昨天记者探访南京南站南广场附近,占地100亩、投资19.8亿元的高铁枢纽南广场项目主体已经封顶,工人正在现场进行外装,预计今年3月下旬幕墙施工全部结束,5月内装结束,6月底即可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相邻地块上,绿地之窗南广场项目同样在加紧施工,该项目总占地150亩,将打造一个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高端商务聚集区。 

  南站枢纽经济区江宁片绝大部分位于东山街道,未来起码将新建200万平方米商业载体,这将为东山街道未来发展留下巨大空间。 

  此外,街道淘金创谷、材智汇等一批众创空间运行良好,多个科技含量高、商业前景好的项目成功孵化;上市企业数量逐步增多,目前街道辖区已有上市企业4家,拟上市企业6家;佘村美丽乡村今年将部分开园,文化休旅影响力进一步放大…… 

  “经过近5年的艰苦奋斗,街道今年基本度过了阵痛期,”倪忠生表示,接下来,街道将逐步迎来发展期。“十三五”期间,街道将继续坚定信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目前全省街镇二十强基础上力争前移五位,加快建设南京主城南部中心的核心区、样板街。 

  本报记者 周爱明 本报通讯员 张琦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