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京 > 关注南京 > 正文

0

文创小店,看起来很美

热闹背后有窘境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2-23 09:32:00

  

  

  

  中国江苏网2月23日讯 这两年,文创产品日益红火了起来。譬如大家都熟悉的故宫淘宝店“来自故宫的礼物”、在各个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又譬如各种手艺人开始开创自己的手作小店。这股风在南京也悄悄盛行,博物馆、商场、书店……处处可见文创产品的身影,但这些因为热爱而建立起来的小店生存状况如何呢?在热热闹闹的自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困惑和困难呢?

  现状:文创风劲刮

  何谓文创产品?顾名思义是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

  说简单点,文创产品就是一个点子通过赋予其价值使之产品化。其实这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打个比方你用泥捏了一个小人,这不是文创产品,但你把它穿上衣服,戴了个帽子,有人觉得挺不错的愿意花钱买,那么它就是文创产品了。文创产品是通过你的创意让一件产品(可能是一件小物品、一道菜、一家店、一个场所等)附加上超出用户期待的价值,让其心甘情愿地接受溢价。

  最近,南京不少商场里都入驻了一些文创店,新街口首家“社交主题街区”积趣坊在新百开街,这个占据了4层一整层近3000平方米的空间,定位手作、订制、市集、书局、健身、创意空间,拥有耘艺、尺渡、大众书局等最新概念店,可谓“南京最文艺商城”。另外,金鹰新开的G-TAKAYA书店,就选择了文创产品和书籍搭配布置。早前,南京文艺青年们有些可能知道曼度二楼的耘集,一个个有特色的小店和摊子,一到周末还会有很多活动市集,譬如手账市集等等,也曾十分热闹。

  探访:这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

  记者在曼度二楼耘集见到美伢的时候,店里还有两三个正在学习的客人。这家名叫“研物舍”的手工皮具工坊是这里为数不多看起来生意还不错的店。美伢是研物舍的合伙人之一,也是这里的“师傅”,会给来此的学员们教授皮具制作的方法,帮助他们完成一件作品。店里另一位合伙人曹老师,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却爱上了制作皮具。据他介绍,学习手工皮具制作的学员以年轻女性为主,随着网络上对于手工皮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在他从教的这段时间,学员人数增长了将近一倍。这也是当初美伢对这个店充满信心的原因之一。

  和研物舍差不多情况的还有隔壁史哲的木作工坊。曾经在传媒工作的史哲,辞职以后就读于南京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对木工发生了兴趣,并跟南京江心洲的一位师傅学习传统木工制作。在木作培训课里制作木器,看似简单,真正制作起来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他笑着说,木作是可以传递温暖的一个媒介,能和爱好手工的年轻人交流,和大家一起发现木作的乐趣,是他开课最大的收获。

  困惑:希望告别自嗨的窘境

  但就如他们的“邻居”、一家刚刚结业的做创意料理的店主所说,创业的过程是一个自嗨的过程。现实并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做文创前几年要想赚钱是很难的,尤其是在南京,小而美的店营销都是问题。如何才能把看起来很美的文创做到能养活自己,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难题。美伢说,不少手艺人都有一股匠气,也有一股傲气,譬如自己店里的皮具,样品不卖,只能自己来做,这让许多偶然路过没有太多时间的人望而却步。“宣传不够也是硬伤。”对于他们来说,运营小店已经很忙,宣传实在很不擅长,酒香也怕巷子深,没人知道就意味着客流不够。“而且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用料都不错,所以成本相对比较高,但在南京的市场,不可能把东西卖得很贵,这也意味着我们赚不到多少钱。”把店开到人流量多的商场会好一些,但也会有一些问题,“譬如很多逛街的人有多少人会静下来花几个小时做个东西呢。”闲暇之余,他们这些热爱生活热爱文创的年轻人还会经常去看一些文创的展,“台湾那边文创就做得非常好,跟他们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在小店艰难维系的同时,南京的各个博物馆已经走上了文创产品的发展之路。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措施,并指出,深度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了各地博物馆尤其是北京故宫等的经验之后,南京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强了自己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出,都收到了好评,并且销售情况也非常可观。

  记者 李晓婕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金琎 摄

标签:

责任编辑: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