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也将推出文创
中国江苏网2月23日讯 前不久结束的首届加拿大温哥华中国元宵节灯会上,秦淮灯彩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把荷花灯、鸡灯等传统工艺彩灯第一次带到那里,还教当地人制作花灯,在当地广受欢迎。记者了解到,近几年,秦淮灯彩已经多次走出国门,顾业亮和他的兄弟、徒弟们的目标就是把这一本地文化特色推向世界,不仅如此,他们已经悄悄做起了灯彩文创产品的研发。
刚从温哥华中国灯会上回来,顾业亮已经在准备4月底去温哥华灯光夏日嘉年华的创作了。“准备做一些大型的灯组,方案还在设计中。”他说。而在温哥华中国元宵节灯会上的交流让他印象深刻,“温哥华市长罗品信和夫人参观了秦淮灯彩展示区,并对我们的灯彩传承体验给予高度称赞”。他说,在教授当地人制作花灯时,他们的热情远超自己的想象。
实际上,这早不是顾业亮第一次把秦淮灯彩推向世界。顾业亮是顾氏花灯的第三代传人,他承办了8届夫子庙灯会的制作。近几年来,他和徒弟们去了捷克、加拿大、埃及、澳大利亚、英国、尼泊尔等地,每到一处,秦淮灯彩的魅力就在当地流传。
徒弟徐秀健讲述了前年去捷克布拉格广场展灯彩的故事。“布拉格广场在捷克的规格很高,一开始当地人并不看好我们的灯展。”徐秀健听大使馆的人说,当地人对中国的“灯”文化还停留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上,“可能觉得有点土”。他们带去了几组大型灯组,其中有一组名为《九龙壁》,是将名画做成了灯组浮雕的形式,为了考虑现代人的审美,突破了传灯灯彩红绿的配色,采用了粉色,另有“三阳开泰”、“狮子灯”、宫灯等展出,“结果非常受欢迎,当地人甚至跑去灯组现场拍婚纱照。”徐秀健说,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高兴,连连给秦淮灯彩点赞。
教南京孩子也教外国人
“我们去国外是带着任务的。”顾业亮和弟子们感谢政府对秦淮灯彩重视的同时,也深感肩上的使命感:讲好中国故事,把南京本土的这一文化特色推向世界。
因此,去国外展灯彩的同时,教当地人做花灯也是必备的环节之一。徐秀健前不久去法属小岛留尼汪,就去了多所当地的小学、图书馆、孔子学院教当地孩子和大人做花灯。顾业亮和徐秀健在南京十几所大学和多所小学教授花灯制作,不过他们感觉,教老外和教中国孩子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在南京,可以让一个孩子单独制作一盏花灯,他们对花灯略微有些了解;在国外,一个人制作一盏花灯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徐秀健笑说,外国孩子没见过中国花灯,作为老师,他们要从灯彩文化、中国民俗等方面先讲起,再进入制作。她后来想了个点子,让五个孩子共做一盏灯,每个人负责其中一个步骤,合作完成。“这样一来孩子们觉得不难,又挺有意思,都很感兴趣。”
秦淮灯彩要出文创产品了
中国各地的灯彩很多,为什么秦淮灯彩能够脱颖而出呢?据了解,这与它鲜艳的色泽和精致的做工分不开。
2010年开始在浙江乌镇教学、销售秦淮灯彩的另一位传承人顾业广说,别小看一盏小小的花灯,它走出去既代表文化的交流,也是中国人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的体现。作为传承人必须有责任感,对手中的花灯有敬畏精神。“比如《九龙壁》灯组的制作,从设计到完成需要十几个人花两三个月,九条龙身上的鳞片都是手工一片片贴上去的”;再比如顾业广负责的小灯制作,越小的灯,用竹子拗造型时越困难,这需要在手艺上不断琢磨突破。
顾业亮说,为了让秦淮灯彩更加生活化、简单化和实用化,他们今年开展了灯彩文创产品的开发。除了在夫子庙江南贡院地下一楼教游客的DIY体验区,还做了些有关联的纪念品,比如用特殊方式制作方便游客带走的兔子灯、荷花灯等等。“一年到头,传统秦淮灯彩的手艺人一般是忙十个月,卖两个月,我们一直在打破这种模式。”顾业亮介绍说,目前“顾氏花灯”共涉及四方面:以大型灯组为主的秦淮灯会的承办,浙江乌镇的小灯制作和研究,在各阶层老百姓中的花灯教学传承,以及今年正在做的文创产品的补充和跟进,“每一方面都需要稳扎稳打,我们希望把秦淮灯彩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记者 孔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