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关工委主任李家玉:初心不改“育花”人
中国江苏网5月16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王维聪)见到李家玉,是在他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后石堰村的家中。院内,腊梅、春梅、迎春、海棠、牡丹、芍药、月季、桂花,将不甚大的院落装扮的非常雅致。堂屋内的茶几上,一支笔、一摞文件,李家玉把家作为了办公室。
今年68岁的李家玉1969年参加工作,1975年入党,2009年从金山职业中专校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40多年。2010年6月份,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找他谈话,让他担任镇关工委主任,赋闲在家的李家玉欣然答应。
镇关工委的工作是个良心活,按部就班完成上级关工委交给的任务很容易。但李家玉不这么做,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党委把我安排到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尽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更是要全力以赴,发挥好余热。
关工委的生命力在于活动。每年,围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他组织全区的“五老”,选出有文化基础好、演讲能力强的人员,成立宣讲团,采取先学一步的办法,对每个时期不同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学习,到各个学校进行巡回宣讲。并请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骨干人员,以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为中小学生开展普法教育。
他骑着电动车,深入到全镇21个村,找村里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协调建设校外教育辅导站,每个村明确5-7名辅导员,仅用了2年时间,就每个村建成一所,保证让孩子们节假日在村里有教育活动的场所。对校外辅导站出现的困难,李家玉多方协调,帮助解决,东张夏村校外辅导站却电脑,李家玉到他的“娘家”—金山职业中专校协调来8台电脑。佃马场村校外辅导站缺课桌凳,李家玉找到小学校长仲伟贵,协调来40套课桌凳。如今,东张夏、佃马场、八条路等村的校外辅导站办的红红火火,得到了村民们的赞扬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不仅如此,李家玉还发动“五老”自己创办家庭教育辅导站。2010年7月份,西张夏村的村关工委主任王怀明第一个在家中办起了家庭教育辅导站。王怀明通过省阳光少年网,对村里的青少年进行教育,并请村里的老艺人,教孩子们唱京剧。
同是西张夏村的退休教师仲伟凡今年已经86岁,从2010年起,在家里办起书法培训班,教孩子们练习书法,已经培养了120多名孩子在书法上小有所成,春节前,仲伟凡带着他们到集上为村民义务写春联。
在李家玉的推动下,全镇“五老”人员兴办了6家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辅导站,后石堰村、石埠村、小河埃村还有3家家庭辅导站正在积极的筹备当中。66岁的退休老教师王继茂说:“家玉和我们有一个共识,学校以外的教育不能有空白,哪怕带着孩子们玩,也要做到寓教于乐、玩的健康。”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儿童是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李家玉发动“五老”人员和困难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他自己联系了2名儿童。前石堰村的李娟父亲去世、母亲出走,跟着爷爷生活。从2011年起,李家玉就资助他,目前李娟已经上中学,学习成绩很好。同是前石堰村的王小丽今年7岁,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而母亲一直在深圳打工,一年难得见上一次面。2015年,李家玉开始资助她上学,并联系到她的母亲,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让她返村,为她在镇茶场介绍工作。
从事了8年的关工委工作,李家玉对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见解独到。他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就是让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回来,任何措施都不能替代留守儿童父母的作用。为此,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李家玉依托赵湖鲜切花基地、佃马场茶叶基地、红庄食用菌基地,一方面,开展青年农民创业培训,另一方面组织留守儿童父母培训,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有210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回来,有113名创业成功。由于这项工作突出,去年被省文明办、省关工委联合表彰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区唯一受到省表彰的镇关工委。
李家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健、小儿子李军分别在盐城市、连云港市工作,老伴王桂娥常年在市区帮着小儿子李军带孩子。李家玉的老父亲李传胜今年已经98岁,老人一辈子从事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在1957年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李家玉说,从事教育几十年,受父亲的影响很大,特别自己从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现代农民教育、关心下一代教育,这其中的每一项教育,在教育内部包括社会上而言,都排不上号。对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者而言,都必须靠自己动脑子,努力去争取,主动去开展工作,只要你认真去做了,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