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风雨,筚路蓝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我们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前行。
连云港人民历来富有革命传统。从昔日海属地区的革命斗争,到1927年建立党组织,连云港地区的广大党员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群众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奋斗,以青春和热血赢得了一次次伟大胜利,谱写了辉煌壮美的英雄乐章。
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百岁党员赞小康”系列报道,通过这些百岁老党员的革命经历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故事,感受沧桑巨变,激励更多的港城儿女,在新时代中继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年至百岁的她,如今在衣食无忧中享受幸福生活,幼年乞讨为生的经历已成永远的历史;
为了推翻不公的社会制度,她25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身先士卒参与国家建设,如今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充满成就感;
全村如今已奔上小康路,这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百岁老党员,每天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时刻感念党的恩情……
韩秀红,这位积极投身革命、为建设国家而不懈奋斗的农村基层老党员,用自己历经百年沧桑的嗓音,激动地说:“多亏了共产党,老百姓才能一步步奔向小康生活!”
我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
临近中午的太阳,柔和地将光亮与温暖铺满大地,让人们在寒风中也能感受到阵阵暖意。在赣榆区青口镇一沟村,道路两旁一棵棵修长的小树随着微风摆动枝条,尚未落尽的黄叶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一种让人望之顿生恬静之感的光芒。
村里一座普通两层楼房的院子内,韩秀红刚刚起床不久,安逸地坐在阳光下享受着温暖。见到我们,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立刻绽放出笑容,拄着拐棍缓缓起身迎接。
已满100周岁的韩秀红除了有点耳背、视物有些模糊,身体还算硬朗,她讲话声音洪亮、思路清晰。
“我现在每天就是吃饭、晒太阳、跟邻居聊天、睡觉,日子过得特别滋润。”谈及自己的日常起居,老人笑得像个孩子,“这不,上午十点钟起床之后,刚喝了一碗玉米粥,傍晚还要吃饺子。我最喜欢吃猪肉馅的饺子。”
“母亲一生性格都很温和,特别能包容,从来没跟别人闹过矛盾。”韩秀红的女儿张举春说,这跟母亲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有关。母亲常常教育儿孙,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我这辈子都是共产党养活的!党给我钱、给我粮,还让我住上了楼房,没有共产党,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韩秀红说,自己当年没看错,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穷苦百姓翻身解放,才能让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生活,跟党走,这条路走得对。
入党闹革命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
1921年,韩秀红出生在赣榆一个赤贫农村家庭,因为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无奈之下,母亲只能靠乞讨来勉强养活4个孩子,那段岁月里,饥饿在韩秀红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1937年,韩秀红嫁到了赣榆一沟村,当时正处于日寇肆虐的年代,生活上毫无着落,如何能够吃饱饭、过上安稳的生活,是当时韩秀红每天最操心的事。
日子就这样战战兢兢地过着,突然有一天,她从同村的一个人那里听到了“共产党”这个词,逐渐地,她听说了共产党能让贫苦百姓过上好日子,心里便生出了崇敬与向往。
“我听说共产党对老百姓好,能够赶走日本侵略者、打倒欺压百姓的地主恶霸,当时就想着,如果我也能成为共产党员,那该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韩秀红说。带着这个信念,她开始寻找党组织,而党组织也对这名进步妇女开展了考察与考验。1946年,在同村党员王统兰和徐英才的介绍下,韩秀红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那一夜,她兴奋得彻夜未眠,“今天我终于成为党的一分子了,我要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终生。”
入党后不久,因为表现突出,韩秀红被推举为妇女队长,她白天带领大家努力种地,多打粮食支援前线;晚上组织村里的妇女做布鞋、做慰问袋,送给前线的子弟兵,为解放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48年,赣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疯狂反扑,四处抓捕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他们闯入韩秀红的家里,但韩秀红已经提前被党组织安排转移了。因为没有抓到她,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军把韩秀红的丈夫抓走了,同时被捕的还有时任村长的党员王统兰。经过党组织营救,韩秀红的丈夫被关押、折磨了3个多月后终于回到了家中,但王统兰因为身份暴露,被敌人残忍地活埋了。
虽然参加革命工作要直面危险,但韩秀红从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信念,要一心跟党走,共同带领人民过上翻身做主的新生活。
建设新中国再苦再累也甘心
新中国成立后,韩秀红自豪地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积极参与新中国各项建设。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忙时带领群众努力搞好生产,农闲时组织村里劳动力一起挖河,干起活来总是冲在最前面,脏活、累活抢着干。
“我是妇女队长,干活不讲累,哪怕累死也要好好干!”韩秀红说。赣榆的朱稽河与沭河,都留下了她劳动的印记,前些年腿脚还利索的时候,韩秀红偶尔也会到附近走一走,每当路过朱稽河与沭河时,她都会驻足良久,看着碧波粼粼的河面,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仿佛又在眼前重现,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样的成就感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代价。
因为7岁开始缠足,韩秀红的脚骨已有多处骨折,平日里走路都不稳。为了挖河,韩秀红每天凌晨就要出门,等她步行十几公里来到工地时已是气喘吁吁,抬河泥时候因为负重,脚更是疼得厉害。然而干起活来,韩秀红总是奋力争先,工作量比其他人大得多,等到晚上回家后,她的双脚早已肿胀不堪,脱鞋都疼得厉害。
匆匆吃几口饭,抓紧休息,第二天凌晨,韩秀红依然精神饱满地出门挖河。这样的高强度劳动,她从30岁一直干到了50多岁。
几十年来,韩秀红始终保持入党时的初心,为建设新中国、带领群众致富而尽心尽力。步入晚年后,韩秀红也没闲着,她找到了能让自己发挥余热的广阔舞台———担任村里的义务调解员。谁家有什么矛盾,她都会主动去调解,因为在村里威望比较高,调解成功率也很高,村民遇到烦心事都愿意找她。
“党给了我新生,我也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韩秀红说。共产党对她的恩情比海深、比山高,如果不是跟着共产党,凭她自己很难熬过解放前那段民不聊生的时期,更别提享受到当下的美好生活、感受着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韩秀红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经常督促孩子们按时替自己交党费。前些年,每次村里召开党员大会,她都坚持到场,每当儿女担心她身体吃不消而让她请假时,她都会生气。
在党的带领下 幸福生活一年一个样
如今的韩秀红,虽然视力模糊了、听力下降了,但她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尤其对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之类的新闻感兴趣,每当听到此类新闻,她总是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甚至兴奋得拍手叫好。
“想想当年,再看看现在,真是一年一个样,老百姓的生活从地下到了天上。”说起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生活变化,韩秀红的情绪有些激动,这几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路宽了、房子大了、百姓富裕了,村里还新建了文化广场和健身广场,天气暖和的时候,韩秀红还会在女儿的搀扶下出门散步,也会去农村大舞台看看热闹,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
“咱们的一沟村,现在‘名不副实’喽!”韩秀红告诉笔者。一沟村这个名字,来源于昔日有一条大水沟横贯村庄,不仅导致交通不便,也影响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如今,那条大水沟已被填平,修起了宽阔的马路,建起了一幢幢楼房,400多户村民全部脱贫,80%的村民都住进了楼房,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希望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韩秀红说。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祝福祖国、祝福党,都是党的好政策让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她语重心长地说:“多亏了共产党,老百姓才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杨济泽 徐誉宁 徐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