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在海州区浦西街道同和社区一处小小的凉皮店铺里,今年52岁的黄海红正热情地招呼着络绎不绝的顾客。“今年我们一家六口都不回陕西老家过年了,响应政府号召,在连云港过个团圆年,也挺好的!”他笑呵呵地说。
1997年,黄海红和妻子廖凤玉来到连云港,开起了凉皮铺子,到今年已经24年了。“我们来的时候,儿子才6岁,在老家上到三年级我们才把他接到连云港来读书。我们的女儿是在连云港出生的。可以说,连云港也是我们的家。”廖凤玉说。
陕西汉中的凉皮闻名遐迩,黄海红有一手制作凉皮的好手艺。陕西汉中人过年的餐桌上,当然少不了凉皮。昨天上午,记者在黄海红家中看到,他提前将大米淘洗干净,浸泡后磨成米浆,调至浓稠状,然后在特制的蒸笼上铺上一块蒸布,用勺子舀适量米浆均匀地倒在上面,盖好锅盖大火烧至上气,少顷揭锅盖,沿着锅边匀点清水降温,然后提起蒸布迅速反扣摊在台面上,抹上少许菜籽熟油,防止与下一张蒸好的面皮叠放时粘连。这样一次可制作出多张凉皮,舀适量米浆分别倒入每层屉布,摊平,叠放好蒸笼,旺火蒸3-4分钟即熟。在连云港的汉中老乡圈子里,黄海红制作的凉皮很有名气,大家都会给自家的春节餐桌上准备一些,在他乡品尝到地道的家乡美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连云港20多年,廖凤玉慢慢觉得连云港过年的风俗和陕西老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最近几天,春节虽然临近了,廖凤玉开始为一家人准备过年的美食,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制作香肠。“我们老家在陕西汉中,但是靠近四川,口味偏麻辣。”昨天上午,在海州区浦西街道同和社区一栋居民楼里,廖凤玉正在阳台上晾晒过年吃的香肠,透过香肠的肠衣,能够看到红彤彤的辣椒,肉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连云港的香肠口味偏甜、偏淡,我们一家人有点吃不惯,所以每年过年都会自己制作一些香肠。”廖凤玉说,制作陕西汉中风味的香肠其实和连云港的做法差不多,只是加上了麻、辣的口味。如果在老家,还会杀年猪、吃庖汤,在杀年猪庆丰年后,便邀请四邻来家吃顿庖汤,犒劳忙碌一年的乡里乡亲,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我儿媳妇是老家人,她每年过年都要回去看望父母,往年我们如果留在连云港过年的话,一家人反而不在一起过年了。”廖凤玉说,今年儿媳妇也说不回老家过年了,一家六口人就在连云港过一个团圆年。“我们有不少亲戚朋友在连云港,过年大家走动走动,也不会觉得孤单。在连云港20多年,我们早就把这儿当成家了。”廖凤玉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天天都像过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心幸福,在哪里过年都一样。(记者 黄 威 通讯员 陈俞含)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