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位乡土秀才 一座家庭民俗文化馆
2020-11-25 10:12:00  来源:连网  
1
听新闻

【连网】杈耙扫帚扬场锨,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这些退出历史舞台、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消失的“老物件”,如今在东海县双店镇南双村乡土文化秀才、老党员苗少昌创办的家庭民俗文化馆里却应有尽有。这里收藏的190多种、千余件老器具、老农具足以让人们眼花缭乱,直呼“长见识”。

“一肚墨水”热心公益

今年76岁的苗少昌,原是乡水利站站长,平日里喜欢舞弄笔墨,写书、收藏、做课外辅导员……这些年,他根据工作实践和生活阅历撰写的《共产主义大食堂》《工分》《武斗》《大炼钢铁》《三转一响》《防洪抢险全靠党领导》等30余篇纪实回忆,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艰苦卓绝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改天换地、发展大农业的精神风貌,在当地的《月牙墩》文学期刊上陆续发表后,引起读者共鸣。

南双村是东海“阿凡提”式民间机智人物“苗二赖子”的故里,有关他扶贫济困、惩恶扬善的民间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成功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0月,南双村党群服务中心专门腾出房间,搜集素材,建起了“苗二赖子文化展览馆”。苗少昌自告奋勇当起了展馆的义务讲解员,凭借对文化公益事业的灼热之心,把“苗二赖子”的“柿(是)树不卖”“杀驴”等一个个民间传奇故事讲述得有声有色、入木三分。

倾心收藏如醉如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些年,苗少昌对乡土文化、“老古董”收藏的痴迷和狂热,在村里人人皆知。他连老伴杨增英1958年2月27日的《学生家庭报告书》和1963年7月8日的《毕业证书》都保存得完好如初。说起真正迷上收藏老物件并萌发开办民俗文化馆的想法,是他从单位退下来后开始的。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村里的每一件农耕生产器具看似简单,都有发明创造的动人故事,无不蕴含着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着我们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史。”苗少昌说,“我是一名有40年党龄的农村老党员,有责任和义务接力文明传承,把农耕文化遗产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先辈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推进文明进步的,记住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好生活。”

搞收藏、办展馆,有困难也有乐趣。这些年来苗少昌骑着电动三轮车,跑遍了本镇以及李埝、山左口、洪庄等乡镇,到处挖掘、收集面临淘汰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为了“抢救”这些老物件,他用脚板“丈量”大街小巷,走访2000多个农户,穿行几千公里,风餐露宿。“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些看似不值钱的老物件,如果不趁早收藏,过时后悔都来不及了。”5月的一天,听村民说李埝乡高埝村有位工匠师傅家里有一套淘汰的铁匠家伙要出手,就是要价有些“离谱”。平日里热衷收藏的苗少昌匆匆赶到李埝,没有讨价还价,一股脑搬齐了风箱和大锤、砧子等物件。工匠师傅看着眼前不还价的苗少昌,实在不忍心让老实人吃亏,只收了半价,权当为苗少昌的收藏做奉献。

苗少昌爱好收藏老物件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亲戚朋友也纷纷无偿奉送老物件或者向他提供信息。北沟村村民冯寿华有一只上海产的哨子,是早在1947年,北沟村民兵排指导员密增银发给小民兵儿童团长冯寿华村头巷尾站岗放哨用的。新中国成立后,冯寿华把它交给北沟小学上体育课用。后来学校撤并了,又物归原主。老冯被苗少昌这种执着的收藏精神深深感动,无偿赠送具有纪念意义的哨子。

靠着一份持久的耐心,苗少昌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老物件,有耕种拉打使用的驼车、犁靶、耩子;日常生活的锅、碗、瓢、盆、擀面杖、擦子、升筐子、巴斗、箢子;盛粮食和山芋干用的折子、大缸小缸、瓷缸、泥瓦缸;困难时期的工分、粮票、棉花券、布票、肉票……处处散发着人间烟火味,透射着农耕文明的古朴气息。

品味农耕留着乡愁

日积月累,随着老物件一天天增多,原来的4间旧瓦房已摆放不下这么多的“古董”。2015年春,苗少昌向两个在外工作的儿子寻求资金援助,投资35万元建起三层小洋楼,让他的“心爱宝贝”住进宽敞亮堂的房间。

细心的老人把一件件“古董”按照农耕用具、生活用品、工匠用具和文化民俗类分别设立四个馆,逐件标明它们的生产时间、作用和使用方法。众所周知,老农具、老器具字法繁琐、笔画多,难写难辨,为尽量不出现文字差错,苗少昌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泡”在馆里查字典,找资料,走访老农和学校老师,向打字社的师傅请教,逐字核准弄实,为每一件物件、器具挂牌,贴上标签,力求完美。

苗少昌还腾出庭院和自留地的有限空间,配套开设了老牛犁地、毛驴推磨、农妇烙煎饼、小媳妇磕碓、学生推车等农耕生产生活实践演示基地,经常组织乡邻和小学生进行现场操作演练,让乡亲们回味童年的农耕生活,增加邻里感情,分享劳动快乐。

如今,苗少昌的民俗馆每天免费开放,吸引了乡亲们前来观看,一拨拨小学生慕名赶来上“农耕文化”课。双手抚摸着民俗馆里“扒河”用的抬筐和小推车,曾经参加过东海鲁兰河、西双湖和北沟水库等水利大会战的南双村八旬老人苗爱昌感慨道:“过去干水利人山人海,用肩挑、用手刨、用箩筐抬,效率低、人受罪。现在的南水北调、自来水管网用的是大型挖掘机、铲车、运输车,全部都机械化了。几十年来,农业机械化突飞猛进,生产工具升级换代,我们祖国的大建设真是一日千里啊!”

“民俗实物展品直观真实接地气,是乡村发展变迁的‘活化石’,是乡土乡情的‘活载体’,是对村民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活教材’。有了这座家庭民俗馆,能让人们不忘曾经走过的路,记得住乡愁,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双店中心小学老师王瑞带着一群学生参观后深有感触。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