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4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高振 宋彦伟)“公共空间属集体所有,个人不得非法侵占。让村民主动退出侵占多年的公共空间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既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地宣传法治、政策攻心;又要敢于较真碰硬,向黑恶势力亮剑……”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东海县双店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陆东海在全镇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大会的发言。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公共空间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赢”。今春以来,北沟村党支部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聚焦顽疾抓治理,聚焦问题转作风,精准发力重实干,舞动“三板斧”,开辟公共空间治理新天地。一季度,全村共梳理出集体机动地110亩,村民主动退让沟塘坝集体资源146亩,村内空闲地22亩,清理收回的进入镇产权交易中心拍卖获得收入72万元,进一步壮大厚实了集体家底,腾出来的公共空间优化提升,扮靓了生态家园,让村民张开幸福笑脸。
第一板斧:宣传开路,认识到位
公共空间治理,重在村民广泛参与。3月初,尚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北沟村就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对公共空间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宣传发动。
村支部以党建引领为龙头,创新工作思维,实行村组干部“包保”责任制,打出宣传“组合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印制5000多份《致村民的一封公开信》挨门逐户发放;利用有线广播、张贴标语和悬挂条幅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铺天盖地”做好公共空间治理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工作,着力宣传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重要意义,引导村民走出个人利益至上的小圈圈,想长远、顾大局,算清“经济账、政治账、社会账、生态账”等四笔账。
面对面,心贴心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讲道理、讲法律,让群众支持公共空间治理,参与公共空间治理过程。全村通过村民自查自纠、设立举报信箱和村组干部矛盾排查“三管齐下”,初步掌握了村里被个人侵占的资产资源实底实情,及时准确地将收集上来的资产信息汇编成册,安排村组干部对被侵占的土地进行丈量输入电脑存档,为全面清理还原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第二板斧:刀刃向内,知难而进
“公共空间治理是块骨头,不好啃,可工作起来并没有过高的技术含量,只要找到突破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在北沟村的党员誓师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陆东海语重心长地为大伙鼓劲加压。他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并签订《支持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承诺书》。坚持刀刃向内,自我反思,首先对现任村组干部和离任村党员干部进行清理,然后再对其他侵占者依次清理。让党员干部“自扫门前雪”、打前站,以身作则,做表率,真正让村民口服心服。
村干部范满堂把自家种植了10多年的10亩拾边田主动拿出来,他说:“这些零散的地块虽然是咱一锹锹开垦出来的,可是土地资源属于国家和集体的,关键时刻,咱当干部的可不能掉链子啊!”我是党员干部我带头,在轰轰烈烈的公共空间治理活动中,党员干部累计清退侵占土地60多亩,厘清不规范合同4份,完善规范合同2份。
北沟村还发挥“一委三会”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对公共空间治理的有关事宜举手表决通过实施,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对于少数“占地为王”、侵占公共空间的违法建筑,先礼后兵,下通知书,限期拆除。
第三板斧:“亮剑”动真,应收尽收
狭路相逢勇者胜,做好公共空间治理需要“狼性干部”,更要勇于“亮剑”动真碰硬。
为了把公共空间腾出来、用起来、环境美起来,北沟村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集中清理大会战,70多亩白云石塘进入了发包程序,三任村干部未能收回被人侵占长达37年之久的大砖厂回到了村委会的怀抱;22亩被侵占的宅基地成功收回,十几年未交的大棚租金补交到位。在这次动真碰硬的清理行动中,被侵占土地上的违章建筑、树木不见了、让侵占者终于明白了低调做人和遵纪守法的道理、也看到了村民久违敬佩的目光。全村仅用了三天时间公共空间治理发包到账72万元。
都说“一猛三得”,接二连三的集体资产资源发包会,预计今年全村可实现公共空间收入150万元。下一步,村里将对公共空间治理实行“全域地毯式”清理整治,动用机械对村北长1.5公里的环村河进行清淤疏浚,岸边栽植绿化树木,道路硬化,着力构建迎宾大道;同时把空闲地发包给符合条件的村民建设楼房,合理布局,补齐“点穴”,科学打造,让村民看得舒心,出行安心,实现村庄环境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