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东海县山左口乡公共空间治理有“礼”讲“理”用“力”
2020-04-13 17: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3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桑怀华 张建双)4月12日,杨柳依依,鸟语花香。在东海县山左口乡北古寨村西池塘边,两台挖掘机伸展铁壁正在上下翻飞,一铲一铲将滩涂淤泥推至岸上。“塘边四周原属村公共空间土地,却一直被村里8户村民开荒,无偿占用植树,池塘垃圾漂浮,水体黑臭,污染严重,池塘清理整治也因被他人把控,机械难以进入,整治工程迟迟难以实施,这次全乡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推进会之后,我们用战‘疫'法转战公共空间治理,效果尤为明显,这不,多年被强占的公共空间改姓‘公'了。”村党支部书记许东海在整治现场如是说。

公共空间,全民共有,理应公众共享。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出现了少数人侵占公共空间的现象,农村公共资源被私人侵占、集体资产发包不规范、公共空间管理缺位等问题导致公共空间资产权属不清、村集体资产流失。有的村甚至出现了虚假合同、人情合同、口头合同,有的长期无偿占有村集体资产资源,长期拖欠租赁费、承包费等现象。对此山左口乡分三步走,做到有礼讲理有力推进公共空间治理。

首先是核实集体资产资源现状,摸清家底,做到有礼。通过会议、广播、宣传车、标语、一封信、网格10户联长包户等办法,让公共空间治理的内容、范围、办法和时间等家喻户晓。借用战“疫”办法,让每位党员、干部在公共空间治理中率先垂范,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群众。首先抓实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按照“经营性资产抓创收增值,资源性资产抓整理盘活,非经营性资产抓管理登记”的思路,查清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构成分布以及发包情况。严厉打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行为。其次按照村自查、乡核查、部门测算、群众监督原则,除农户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地外,重点查清集体所有的机动地、四荒地、山林地、沟渠塘坝、河道滩面、水面池塘以及道路沟渠等类别的资源现状,实行集体资源动态管理。对各类资产资源承包项目,合同数量、订立的日期和有效期限、承包方的经济性质,以及是否签订书面合同进行清理、登记;对合同签订的程序、内容进行核实分析,对合同订立程序的合法性,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合同标的公允性进行全面清查;对承包项目的兑现情况进行清查;对个人无偿占用资产资源的数量、年限及相关情况进行清查。做到一视同仁,一查到底。乡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分三个片以片为单位,集中开展活动;各村还设立了举报箱,举报箱钥匙由驻村纪检员保管,负责收集、梳理、归纳和处置等。

其次是分类处理,多途径解决资产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到讲理。针对承包、占用集体资产资源不同情况,严格按照“一委三会”的民主议事程序,做到村民事村民议;对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严厉打击。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依法依规做好清理规范工作。对村集体与农户签订的规范有效承包合同,维持现状,保持合同履行的稳定性;对合同签订不规范、条款不完整、标的数量不准确、履行期限和兑现方式不明确的合同,通过协商变更、补交承包费、重新签订合同、终止合同、依法诉讼等方法解决,实现公共空间上的公共资源从分散利用到集中利用,农户利用到集体利用,低效利用到高效利用,私自利用到规范利用的转变,激发全民参与公共空间治理的内生动力。同时在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中,结合村级债务化解工作,严格控制增加新债,有效化解旧债。现全乡清理完善各类合同915份,其中清理不规范合同28份;清理被无偿占用集体资源937亩,清理欠缴承包金97万元,打击处理侵占集体资产资源案件4件次。

再者是健全公共资源长效管理机制,做到用力。该乡首先制定了集体资产资源登记、使用、保管制度,按照资产类别建立台账,及时记录增减变动情况。其次制定了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再次是健全了档案、权属、交易、发包、公开、监管等一整套规章制度,用铁的制度使农村公共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标签:集体资产;合同;治理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