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花果山发现一处明代石刻及一处古代建筑遗址
2019-09-25 17:56:00  来源:连网  
1
听新闻

  【连网】 (记者 张晨晨通讯员 李彬)近日,记者获悉,连云港市文保学会志愿者在花果山景区进行文物安全巡视期间,发现一处古代建筑遗址。后又得到香海公司职工时明亮提供的线索,在遗址附近又发现一处石刻,经现场辨识,确认为明代海州知州王同的“清风岩”题刻。

  9月23日,连云港市文保所工作人员、文保志愿者与云台山景区旅游发展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调查,该处石刻正文为楷体“清风岩”,上款为篆书“己酉端阳日”,下款为篆书“中泉王同书”。

  据文献记载,王同为河南省郏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任海州知州,在任期间为官清廉,体恤民间疾苦,疏浚河道,惠政朐海,卒入海州名宦祠。王同善书,尤善榜书大字,在连云港市的云台山、白虎山、石棚山、伊芦山、孔望山等处均留下了精美的石刻。

  该处石刻刻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在历代州志中未见记载,仅见民国时张学瀚在《云台导游诗钞》中引用《云台补遗》中所载:“清风顶,即新县南山,双峰耸立,东曰清风,西曰玉女,为云台主峰。明王同嘉靖己酉年刊‘清风岩’三字于其顶。”清风顶是古代旧称,明崇祯四年(1631)张兆曾《敕赐护国三元宫海宁禅寺碑记》中记载了清风顶的名称由来:“成化乙酉,有禅师自称鲁王孙,过而乐之,遂住此山,取名清风,人因呼其山为清风顶。”但现代一直不知清风顶的准确位置。此石刻的发现,给明清时清风顶位置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清风岩”石刻上方有一平台,约18米见方,地面留有大量古代的砖瓦及陶片,土下埋有建筑的基石。该处位于峰顶,向南可以看到大岛山、小岛山,向北可以看到海州方向,明代时这两处均在海中,为登山观海的最佳地点。根据地理位置结合历史文献分析,此建筑很有可能为明清时海曙楼的遗址。据《云台新志》记载,海曙楼始建于万历丁亥(1587),一名望日楼。筑于清风顶上,东壁还嵌有明孟养志《登清风顶海曙楼》诗刻碑。清道光十四年(1834),两江总督陶澍巡阅海州,登云台山,在原址重修海曙楼,并亲笔题写海曙楼匾额。海曙楼后来倾圮,其遗址一直没被发现。该处遗址是否确为海曙楼遗址,尚有待进一步调查与研究。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