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伏广进 通讯员 龙步青)“您好,请把电动车停到停车位,如果您赶时间,我可以帮您推过去。”7月10日,赣榆区时代广场一鞋店老板庄尚清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微笑劝导惠顾鞋店的顾客,并把电动车摆放得整整齐齐。庄尚清说,他们是自发组织的业主志愿者,维护商业街的卫生环境。“环境美了,前来购物休闲的市民多起来,生意也就好做了。”
像庄尚清这样的文明志愿者在赣榆有9万余人,其中有机关党员干部、警察、军人、大学生、民工、私营业主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活跃在城市大街小巷、乡镇田间地头,将志愿服务延伸到众多领域,不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全区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涵养文明,在群众的心田之上“种”春风,使全区文明指数大大提升。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考验着赣榆文明城市的成色,验证着赣榆文明创建的决心和力度。暴风骤雨中,一个个红色身影出现在防汛排涝一线,他们的行动让整个城市既有质感又有温度。区住建局的党员志愿者放弃休息日迅速集结,冒雨疏通排水口;物业志愿者疏通小区、道路积水;来自墩尚镇建管所的志愿者坚守创文一线,在雨水中多次滑倒又爬起来,带伤清扫街道上的杂物,保障排水顺畅和道路通畅。尤其是一女子骑电动车摔倒在街头,为防止女子受到二次伤害,警察志愿者脱下自己身上的雨衣,为女子挡雨保暖,并用身体为女子当垫背,等待医护人员。这段视频瞬间刷爆赣榆市民朋友圈,赢得了满屏点赞,引发了全城“共鸣”,温暖着整座城,成为文明创建的一段美谈。雨过天晴后,志愿者们纷纷走上街头巷尾清除杂物,整个城市秩序井然,过去雨中推窗看“海”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广大市民啧啧称赞。
打开赣榆相关网站、公众号,频繁更新的志愿者活动公示栏,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红火”的志愿服务。据了解,该区志愿团队近千支,平均每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几十项,注册志愿者9万余名。“在赣榆城乡活跃着的这9万余名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力军、文明创建的生力军,同时也是我们文明城市的闪光名片。”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创文指挥部指挥邵长亮说,为壮大志愿者队伍,避免志愿服务“一阵风”“一窝蜂”现象出现,该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通过系列“精准”的创新举措,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引导培育各行各业志愿者组织,通过政府、社会双轮驱动,共同发力,充分发挥出志愿服务在创新社会管理、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9日下午,走进石桥镇九里村爱心驿站,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萦绕耳畔,星火志愿者阚志威正在带领孩子们朗诵曹操的《短歌行》,并且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资源匮乏脱节的实情,石桥镇党委政府把“爱心驿站”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特色项目来打造。志愿项目一公布就吸引镇内外多家企业赞助,200余名大学生、教师志愿者加盟。目前,该镇已投资100余万元在石桥村、东温庄村、韩口村等7个村建立“爱心驿站”示范点,举办微心愿征集、暖童行动、爱心圆梦等活动,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累计接受各类捐资助学款项近150万元,已经为20名困境儿童成功申请“音乐种子”关爱困境儿童项目资金,为8名“两癌”病患申报专项救助资金。该镇还将加快“爱心驿站”的布局,确保今年实现片区全覆盖、留守儿童全吸纳。